第119章(4 / 7)
听说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之后,还出了口谕,准备给刚成家的五皇子李昀一件新差事。
这两相一对比,朝堂朝外谁还不知丰庆帝是因为什么不满四皇子?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皇子使人在五皇子婚礼上泼狗血的事也低调地在坊间传开了。
李暄这把,算是为他的冲动激愤买了账了。
元妤却感慨于皇权的强势之处,虽然没有证据,但陛下认定你不是个好的,就有千百种理由收拾你。
李暄这次纵是耍了心眼找了个痨病鬼泼狗血,人被抓之后还没来得及审问就死了,虽然没得到口供,但架不住皇帝也认定是他做的蠢事,照样儿把他惩了。
怕李暄心里还愤恼不甘心呢吧。
不过元妤也真心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就李暄这脑子和胸襟,还妄想夺得大宝称帝呢,现在不被禁足,早晚被他自己折腾得小命不保。
转而,没等天黑,又有别的消息传了来。丰庆帝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下朝后却又单独宣了安太傅安和颐,重提了李暄与安宜清的婚事。
两人的婚事因为安宜清的身体状况耽误了七八年也没能履行,在外人看来,这桩婚事早晚是要取消的,没道理要一个好好的皇子娶一个不定哪天就病死的人做皇子妃。
可陛下宣了安和颐这么一下后,突然就命天钦监算日子,将李暄和安宜清的婚期定了下来。
随后陛下还给安和颐的长子安瑜明升了职……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别人看没看明白丰庆帝的想法元妤不清楚,反正她是懵的。
是觉得李暄性子太冲动,合该叫他成家拘拒性子?而后又觉得自己这混账儿子有点配不上安太傅的女儿,所以在给他们定了婚期之后,又给安太傅长子升职,以做安抚?
元妤黑线,自己都不信。
等晚间谢砚回来,元妤就问了一嘴。
↑返回顶部↑
这两相一对比,朝堂朝外谁还不知丰庆帝是因为什么不满四皇子?虽然没有证据,但四皇子使人在五皇子婚礼上泼狗血的事也低调地在坊间传开了。
李暄这把,算是为他的冲动激愤买了账了。
元妤却感慨于皇权的强势之处,虽然没有证据,但陛下认定你不是个好的,就有千百种理由收拾你。
李暄这次纵是耍了心眼找了个痨病鬼泼狗血,人被抓之后还没来得及审问就死了,虽然没得到口供,但架不住皇帝也认定是他做的蠢事,照样儿把他惩了。
怕李暄心里还愤恼不甘心呢吧。
不过元妤也真心觉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就李暄这脑子和胸襟,还妄想夺得大宝称帝呢,现在不被禁足,早晚被他自己折腾得小命不保。
转而,没等天黑,又有别的消息传了来。丰庆帝在朝堂上发落了李暄,下朝后却又单独宣了安太傅安和颐,重提了李暄与安宜清的婚事。
两人的婚事因为安宜清的身体状况耽误了七八年也没能履行,在外人看来,这桩婚事早晚是要取消的,没道理要一个好好的皇子娶一个不定哪天就病死的人做皇子妃。
可陛下宣了安和颐这么一下后,突然就命天钦监算日子,将李暄和安宜清的婚期定了下来。
随后陛下还给安和颐的长子安瑜明升了职……
这一连串的动作下来,别人看没看明白丰庆帝的想法元妤不清楚,反正她是懵的。
是觉得李暄性子太冲动,合该叫他成家拘拒性子?而后又觉得自己这混账儿子有点配不上安太傅的女儿,所以在给他们定了婚期之后,又给安太傅长子升职,以做安抚?
元妤黑线,自己都不信。
等晚间谢砚回来,元妤就问了一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