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此中少主指的便是窦庸之孙窦湛。

  窦庸已年近半百,面容虽不复年轻时刚毅,却极尽威严。

  闻言问道:“可有抓住追踪之人。”

  那人更低地压低头颅,愧色道:“那人武功极高,警惕性很强,察觉被发现后便逃了,属下无能,未能追上。”

  窦庸倒是平静,似早已料到未能抓住人。

  布满厚茧的手指在案上轻敲,片刻后停下,收回手吩咐道:“此事暂不必声张,来人刚冒个头便被你们发现,想必近来也不会再有何动作。你等继续暗中查找追查窦家的人,一有消息便报上来,退下吧。”

  那人应了声“是”,行了个抱拳礼后,从窗户跳跃离开,一个闪身便不见了。

  待他走后,窦庸提声吩咐道:“叫湛儿到我书房来。”

  门外服侍的人听到后应了一声,忙去请窦湛。

  至于窦庸与窦湛在书房中说了什么,无人知道。

  隔日,朝中传来风声,波斯使臣向丰庆帝进言,称来长安的这几日,深切感受到大殷百姓的热情,言波斯产物能得大殷天/朝百姓的喜爱令他们感到十分荣幸。

  听闻大殷天/朝有唱卖会一说,凡有宝物都可送与商会,由商会统一举办唱卖会。据说唱卖会十分热闹,波斯使臣欲参与其中感受一二,与天/朝百姓同欢,恳请丰庆帝恩准。

  虽不晓得波斯使臣肚子里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既把人留在了长安,对于波斯请求援助的事儿一直没给人一个痛快,再在这点小事上驳人脸面就太不地道了。

  丰庆帝想了想,便准了。

  其实商会并非皇家的,皇家虽有监察之责,却无管理之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