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3 / 7)
她开设女子私塾的初衷,无非也就是想借此结交乡绅亲眷,多少攀几分人情以便立足自保。
但这只能缓颊一时,不足以保她余生。
“若只守着山上那点田地坐吃山空,待到再无钱财可撒时,但凡我出一丝纰漏,都将寸步难行。本地人的排挤为难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卫令悦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当初她是临时转念才决定逃到缙国,整个逃离的过程并不算周详,甚至可说是漏洞百出。若苴国那头有人回过神来,很快就会想明白她根本没死。
届时苴国面上不会声张,一旦确定她在屏城落脚的消息,派人暗杀是必不可少的。
“他终究是苴国公子,虽活着时不受君父重视,可他死得那般不堪,苴国王君不会过问他与我之间究竟谁先辜负谁、谁先想让谁死,只会想将我除之而后快。而苴国朝中暗地里效忠素循的人,大概也不会放过我。”
她舍下“富贵险中求”的野心,辗转千里逃到缙国来,是想安稳活到寿终正寝,而不是在惊恐中等待未知的死亡。
可父族不会管个外嫁女的死活,苴国也不会轻易让她如愿。
她困囿于素循后宅多年,就岁行云一个能交心的朋友,此外并无什么够分量的人脉能助她自保。
虽李恪昭是岁行云的夫婿,但卫令悦并不觉他因此就该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庇护自己。
她得对李恪昭有大用,才有资格得他护佑性命。
所以她能想到的最好方式,便是以一桩不必当真的婚姻,向李恪昭递一份“投名状”。
反正她也不打算再嫁,与好好活着相比,女子的名声于她轻如鸿毛。
“六公子在异国数年,如今归缙便被外放至此,想尽快有一番作为,需用人之处颇多。我在屏城一年有余,对此地官员在施政上的眼界、见识、格局大致有谱,说句难听的,六公子从中挑不出几个真能跟上您步调顶事的。”
卫令悦举目望向房顶横梁,心中太多不甘与苦涩。
↑返回顶部↑
但这只能缓颊一时,不足以保她余生。
“若只守着山上那点田地坐吃山空,待到再无钱财可撒时,但凡我出一丝纰漏,都将寸步难行。本地人的排挤为难尚在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卫令悦此言绝非危言耸听。
当初她是临时转念才决定逃到缙国,整个逃离的过程并不算周详,甚至可说是漏洞百出。若苴国那头有人回过神来,很快就会想明白她根本没死。
届时苴国面上不会声张,一旦确定她在屏城落脚的消息,派人暗杀是必不可少的。
“他终究是苴国公子,虽活着时不受君父重视,可他死得那般不堪,苴国王君不会过问他与我之间究竟谁先辜负谁、谁先想让谁死,只会想将我除之而后快。而苴国朝中暗地里效忠素循的人,大概也不会放过我。”
她舍下“富贵险中求”的野心,辗转千里逃到缙国来,是想安稳活到寿终正寝,而不是在惊恐中等待未知的死亡。
可父族不会管个外嫁女的死活,苴国也不会轻易让她如愿。
她困囿于素循后宅多年,就岁行云一个能交心的朋友,此外并无什么够分量的人脉能助她自保。
虽李恪昭是岁行云的夫婿,但卫令悦并不觉他因此就该毫无保留、不求回报地庇护自己。
她得对李恪昭有大用,才有资格得他护佑性命。
所以她能想到的最好方式,便是以一桩不必当真的婚姻,向李恪昭递一份“投名状”。
反正她也不打算再嫁,与好好活着相比,女子的名声于她轻如鸿毛。
“六公子在异国数年,如今归缙便被外放至此,想尽快有一番作为,需用人之处颇多。我在屏城一年有余,对此地官员在施政上的眼界、见识、格局大致有谱,说句难听的,六公子从中挑不出几个真能跟上您步调顶事的。”
卫令悦举目望向房顶横梁,心中太多不甘与苦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