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下这结果或许并不完全在他意料中,但他定是早就打好主意。

  即便太子不提,李恪昭也会设法引导缙王,钦点岁行云与他共以督军身份前往积玉镇。

  既钦点了她同去,就不能不给封赏,无论是“岁氏神巫”还是她本人最终都需得些大张旗鼓的好才行,否则缙王收不了场。

  眼下缙王冲动之下金口玉言,几位公子都是见证,这荣封绝不会落空。

  且不说岁氏向来不沾染各国朝局,神巫那脉对外更是人话都难得说一句,哪会搭理红尘闲事?

  况且如今缙蔡盟约已毁,两国随时可能交战,缙王根本不可能当真派人前往希夷山大行封赏。

  而太子与另两位公子则不会坐视李恪昭借此得到实际好处。

  太子应是不觉女子得个荣封大将军能翻起浪,便顺水推舟,遂了缙王惊喜下的心血来潮,卖个乖替君父圆全场面。

  殊不知对岁行云来说,虽只是荣封虚衔,但这可比缙六公子的点将风光显赫得多。从此她大可在府中横着走,脾气上来连李恪昭的面子都不给!

  且还不会抢占金枝、连城他们来之不易的出头机会。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或许李恪昭自己都未想到。

  后续倾举国之力逐鹿天下时,以岁行云这“君上钦封荣衔的女大将军”为垂范,无疑能在极大程度上鼓舞缙国女子勇敢踏出家门,应召入伍。

  当女子也能凭一己之力建功立业,地位自会得到显著提升,这是移风易俗最快也最有效的第一步。

  这才真叫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比打下百座城池还要了不起!

  岁行云低头垂睫,眼眶发烫,想哭又想笑。后背痒酥酥,却不是伤口结痂之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