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6 / 7)
毕竟齐文周是蔡国国相之孙,若李恪昭与他爆发正面冲突,往后再继续留在仪梁的话,双方抬头不见低头见,谁知矛盾会否进一步激化?
所以,缙国国君若收到这消息,为防李恪昭将来惹出更大祸事,就不得不用别的公子来换走他。
这招可谓高明又不露痕迹,对当下处境的李恪昭来说,无疑是绝佳的自救之法。
对于她的平静接受,李恪昭颇为意外:“你竟半点不恼?不觉我很……”
她使劲摇头,动静大到将后脑勺上用簪子随意挽起的发髻都松了些。
“公子不必自责,我怎会因此恼恨于你?当初是我主动请缨要去吓退齐府安插来的两位美人。还记得那时你曾问过我一句,‘名声还要不要了’,我亲口答过‘不要’。”
岁行云是当真不恼,甚至还很佩服。
在她看来,李恪昭能在一连串突发小事中迅速窥见机会,并顺势而为,不动声色做出利于自己的部署,这番智计与城府,当真不负青史盛名。
“我懂道理的。欲成大事必有牺牲,况且此事中受损的只不过是我一点虚名,这连牺牲都称不上。可惜被那薛公子抢先一步,咱们只能另谋出路了。”
话又说回来,质子实在不易,保个命也要机关算尽。
比起薛国公子那般肮脏而残忍的手段,李恪昭的做法已称得上十分干净温和了。
“公子,你心不脏,和他不一样,”岁行云双手捧起酒坛子举高,笑吟吟道,“能有公子得用之处,我荣幸之至。敬你!”
暗夜影幢幢,李恪昭黑如曜石的双眸晶亮闪烁,一瞬不瞬地望着她。
看着她仰脖饮下一口酒,又缓缓伸手接过她递来的酒坛。
但他只是将酒坛子放在两人中间,再度抬手,却是伸向她的后脑勺。在她茫然的呆滞中,他缓缓抽去她的发簪,让那已乱成鸡窝的发髻如瀑散下。
↑返回顶部↑
所以,缙国国君若收到这消息,为防李恪昭将来惹出更大祸事,就不得不用别的公子来换走他。
这招可谓高明又不露痕迹,对当下处境的李恪昭来说,无疑是绝佳的自救之法。
对于她的平静接受,李恪昭颇为意外:“你竟半点不恼?不觉我很……”
她使劲摇头,动静大到将后脑勺上用簪子随意挽起的发髻都松了些。
“公子不必自责,我怎会因此恼恨于你?当初是我主动请缨要去吓退齐府安插来的两位美人。还记得那时你曾问过我一句,‘名声还要不要了’,我亲口答过‘不要’。”
岁行云是当真不恼,甚至还很佩服。
在她看来,李恪昭能在一连串突发小事中迅速窥见机会,并顺势而为,不动声色做出利于自己的部署,这番智计与城府,当真不负青史盛名。
“我懂道理的。欲成大事必有牺牲,况且此事中受损的只不过是我一点虚名,这连牺牲都称不上。可惜被那薛公子抢先一步,咱们只能另谋出路了。”
话又说回来,质子实在不易,保个命也要机关算尽。
比起薛国公子那般肮脏而残忍的手段,李恪昭的做法已称得上十分干净温和了。
“公子,你心不脏,和他不一样,”岁行云双手捧起酒坛子举高,笑吟吟道,“能有公子得用之处,我荣幸之至。敬你!”
暗夜影幢幢,李恪昭黑如曜石的双眸晶亮闪烁,一瞬不瞬地望着她。
看着她仰脖饮下一口酒,又缓缓伸手接过她递来的酒坛。
但他只是将酒坛子放在两人中间,再度抬手,却是伸向她的后脑勺。在她茫然的呆滞中,他缓缓抽去她的发簪,让那已乱成鸡窝的发髻如瀑散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