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5 / 7)
岳欣然却是心中清楚,一百多个村镇,姬澜沧所虑甚是,要还是现在这样,悉数向亭州城禀报,一是亭州城中还有诸郡之事,未必处置得过来,二来,其实安民官作为基层官员,事务已经十分繁琐,人口登记,日常打理,农时还要落实宿耕星定下的耕作注意事项。
先前流民众多的时候,临时这样处置是可以的,但现在,既然丰安新郡慢慢走向正轨,也是时候变动。这就是姬澜沧笔下所写第一桩的“人”字事,丰安的人事,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了,否则,再继续下去,徒然拉低行政效率。
姬澜沧没有直接安排,反倒只是含蓄提点了方文的工作,用意已经非常明显。
既然姬澜沧有意,岳欣然便不免有考较:“方大人近来辛苦了,以你奔波所见,目下丰安新郡可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方文得到肯定心中激动,闻言又不免踌躇,丰安乃是岳大人一心主导之事,若真说了什么不足……岂不是当面拆台?会不会惹得司州不悦?
他自己知道自己来历,既不是黄云龙这样一开始就投效的人,也不是姬、宿这般闻名亭州、被岳欣然礼让的大贤,身处此间,其实地位尴尬。
但略一思忖,思及丰安新郡如今情形,方文还是道:“依下官看来,丰安现下百姓人人皆思仓廪辛勤劳作,今岁大收大望,人心必定。若说不足,下官行经之处,虽有米粮补贴,免了饥馑,可百姓生活也依旧清苦,布匹食盐,俱是稀缺。”
岳欣然神情不动,只是微微点头。
方文便小心翼翼补充道:“实是这百姓手中并无银钱,只有衙门发的粮票,除了韩白薛三大商铺,游商们到丰安新郡有限。”
岳欣然笑了笑,问道:“可还有其余不足之处?”
粮票自上而下的认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有托底的兑换渠道,流通是必然的,现下丰安的物资匮乏,需要其他的手段,但这不是岳欣然在这会儿要听的。如果方文只说得出这一点,那就太白费姬澜沧这一番提携了。
方文一咬牙,起身一礼,终于说道:“此外,下官还有担忧,这些百姓来自诸郡各村,素来皆以宗族聚居,长幼相依,彼此照拂,如今到得丰安,壮年男女有安民官督促劳作,胡作非为是不敢的。可是,下官行马所至之处,垂髫村童四散嬉戏,却乏长辈督教,长此以往,不利教化,此是其一;
其二,丰安之地,除目下物资匮乏之外,一应工匠俱是从缺,尤其是良医,如今暑疫盛行,我观田间百姓俱靠些民间土方……一旦灾病,却是四下无着,须报安民官,再从亭州城安排医者过去,一来一去,实是耽误不起。
下官看来,丰安新郡若想当真百姓长远安乐,尚缺蒙师与良医,恳请司州衙门考虑一二。”
邓典学不由激动地道:“方大人所虑甚是!”
↑返回顶部↑
先前流民众多的时候,临时这样处置是可以的,但现在,既然丰安新郡慢慢走向正轨,也是时候变动。这就是姬澜沧笔下所写第一桩的“人”字事,丰安的人事,已经到了不得不调整的时候了,否则,再继续下去,徒然拉低行政效率。
姬澜沧没有直接安排,反倒只是含蓄提点了方文的工作,用意已经非常明显。
既然姬澜沧有意,岳欣然便不免有考较:“方大人近来辛苦了,以你奔波所见,目下丰安新郡可还有什么不足之处?”
方文得到肯定心中激动,闻言又不免踌躇,丰安乃是岳大人一心主导之事,若真说了什么不足……岂不是当面拆台?会不会惹得司州不悦?
他自己知道自己来历,既不是黄云龙这样一开始就投效的人,也不是姬、宿这般闻名亭州、被岳欣然礼让的大贤,身处此间,其实地位尴尬。
但略一思忖,思及丰安新郡如今情形,方文还是道:“依下官看来,丰安现下百姓人人皆思仓廪辛勤劳作,今岁大收大望,人心必定。若说不足,下官行经之处,虽有米粮补贴,免了饥馑,可百姓生活也依旧清苦,布匹食盐,俱是稀缺。”
岳欣然神情不动,只是微微点头。
方文便小心翼翼补充道:“实是这百姓手中并无银钱,只有衙门发的粮票,除了韩白薛三大商铺,游商们到丰安新郡有限。”
岳欣然笑了笑,问道:“可还有其余不足之处?”
粮票自上而下的认可,必然只是时间问题,只要有托底的兑换渠道,流通是必然的,现下丰安的物资匮乏,需要其他的手段,但这不是岳欣然在这会儿要听的。如果方文只说得出这一点,那就太白费姬澜沧这一番提携了。
方文一咬牙,起身一礼,终于说道:“此外,下官还有担忧,这些百姓来自诸郡各村,素来皆以宗族聚居,长幼相依,彼此照拂,如今到得丰安,壮年男女有安民官督促劳作,胡作非为是不敢的。可是,下官行马所至之处,垂髫村童四散嬉戏,却乏长辈督教,长此以往,不利教化,此是其一;
其二,丰安之地,除目下物资匮乏之外,一应工匠俱是从缺,尤其是良医,如今暑疫盛行,我观田间百姓俱靠些民间土方……一旦灾病,却是四下无着,须报安民官,再从亭州城安排医者过去,一来一去,实是耽误不起。
下官看来,丰安新郡若想当真百姓长远安乐,尚缺蒙师与良医,恳请司州衙门考虑一二。”
邓典学不由激动地道:“方大人所虑甚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