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5 / 7)
钱永芳就是这么猜测的——他这个人有个毛病,瞧见什么端倪,不打听出结果来就心里痒痒,但徐若诚办的事,肯定是出于圣命,他打听不着,也不该打听、给太子殿下惹祸,于是越加心里猫抓似的难受。
刘琰知道他的毛病,特意嘱咐一句:“如今咱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们也去敲打一下各处,不管外面如何,东宫之内都给我安安生生的,不许生事。”
钱永芳忙应了去办,剩刘琰自己拿着字条,一遍遍在心中预演如何向许京华表明心迹。
今日父皇不光为他指点迷津,还给了他很大鼓励,让他觉得与父皇之间前所未有的亲近,刘琰罕有地欢欣鼓舞,恨不得一觉醒来就是初三。
可惜还有个初二跳不过去。
第二日用过早膳,刘琰如常去乾元殿面圣,却刚进乾元门就被拦住。
“殿下留步,皇上有命,今日殿下不用听政了,回去读书便好。”
刘琰一愣,眼睛往里面扫了一眼,见廊下侍立的内侍个个缩肩低头,一副噤若寒蝉模样,便低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拦他的是徐若诚的徒弟杨宪,刘琰素日在皇上身边,与他也算熟识,能说上几句话。
这次杨宪却不敢多说,只躬身道:“小的不知,殿下还是尽快回去为好。”
眼瞧着气氛不对,刘琰只得先转身离去。
回到东宫,钱永芳自告奋勇:“殿下,要不小的去打探一二?”
“先不要轻举妄动。”刘琰皱眉思索,“瞧他们那副样子,父皇必是发了火的……”
但以往父皇就算因什么事发火,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还叫他尽快回来、“读书便好”,难道令父皇发怒的事,与他有关?
刘琰忍不住在殿内来回踱步——会是什么事呢?还是与楚询有关?可他始终不曾出宫,和楚询没有半点来往,父皇比谁都清楚啊!
↑返回顶部↑
刘琰知道他的毛病,特意嘱咐一句:“如今咱们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们也去敲打一下各处,不管外面如何,东宫之内都给我安安生生的,不许生事。”
钱永芳忙应了去办,剩刘琰自己拿着字条,一遍遍在心中预演如何向许京华表明心迹。
今日父皇不光为他指点迷津,还给了他很大鼓励,让他觉得与父皇之间前所未有的亲近,刘琰罕有地欢欣鼓舞,恨不得一觉醒来就是初三。
可惜还有个初二跳不过去。
第二日用过早膳,刘琰如常去乾元殿面圣,却刚进乾元门就被拦住。
“殿下留步,皇上有命,今日殿下不用听政了,回去读书便好。”
刘琰一愣,眼睛往里面扫了一眼,见廊下侍立的内侍个个缩肩低头,一副噤若寒蝉模样,便低声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拦他的是徐若诚的徒弟杨宪,刘琰素日在皇上身边,与他也算熟识,能说上几句话。
这次杨宪却不敢多说,只躬身道:“小的不知,殿下还是尽快回去为好。”
眼瞧着气氛不对,刘琰只得先转身离去。
回到东宫,钱永芳自告奋勇:“殿下,要不小的去打探一二?”
“先不要轻举妄动。”刘琰皱眉思索,“瞧他们那副样子,父皇必是发了火的……”
但以往父皇就算因什么事发火,也不会将他拒之门外,还叫他尽快回来、“读书便好”,难道令父皇发怒的事,与他有关?
刘琰忍不住在殿内来回踱步——会是什么事呢?还是与楚询有关?可他始终不曾出宫,和楚询没有半点来往,父皇比谁都清楚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