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7)
而且,这部戏里,苏雅丽想演老阿姊。
国内娱乐圈里,中老年女演员再怎么成功都隐隐被资本排斥着,或者准确一些,东亚三国手拉手,基本上都不愿意去发掘中老年女性历经生活波折、经历过婚姻、生子、养育、人生再思考之后的成熟魅力。
但其实,近些年日本和韩国已经有着偷偷往前跑的趋势了,以中老年女性为关注重点的电视剧或电影开始逐渐增加,就这个角度甩国内一大截。
《阿姊》就是个少有的双女主剧本。
老阿姊是个广西、海南地区的割胶女,和人们思维误区‘男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同,很多农林业为主的山区、靠海的渔村及其他偏远一些的地方,真正从事劳累枯燥且报酬低工作的全部是女性。
黝黑的皮肤、笨拙的笑容以及直不起来的腰,老阿姊就是个辛苦的割胶女,半夜割胶,湿重劳累的体力劳动让她有着关节炎、风湿的老毛病,凌晨爬起来走过黑漆漆的山路是常事,反正她们这些老姐妹都是这样的。
问老阿姊怕不怕?她刚开始是怕的,生怕树林里蹿出来一个什么鬼怪或是坏家伙,可是时间长了,她就不怕了,去割胶累是累了点,但有钱赚,她满足了。
村子里的大老爷们都嫌割胶苦割胶累,宁愿在家打牌去村口吹牛都不愿意凌晨起床去割胶收胶,反倒是老阿姊她们这些中年妇女不嫌报酬低工作累,为那么几十块钱辛苦一晚上,就这么生活着。
要是能攒钱在镇上开个旅馆,哪怕是晚上支个床铺在前台守夜的日子都让她们羡慕到不行。
在一些“女割胶状元”、“收火龙果女工大赛”以及部分渔村的当家女人勤快,家里家外一把抓的背后,不都是真正被忽略的中年女劳动者吗?
当然,老阿姊的原型并没有得到善良的回馈,这是董晓春大学的时候跟着同学去调研的时候遇到的大姐,小的时候生活在渔村,由于女人不能下海,她就在家里收海带伺候田地,等大一些有机会读书,但考虑到学费问题只能让姐妹退后,把钱留给弟弟。
能考上二本的姐姐,要把钱让给连专科都够呛的弟弟,但是没办法,谁让男人才是家里的根。
这个大姐勤快又乐观,不能读书也没有气馁,想尽办法去做些零工往大一些的城镇走,她想多赚点钱,她也有着青春的梦。
但是,早早嫁人了,大姐没读多少书,身边的父母不愿意在家里养个吃饭的大姑娘,随便就打发嫁人了,只不过,婚姻就像是条吸血虫一样的汲取着大姐的乐观和快乐。
嫁的懒汉不愿意种地打渔,怀的孩子也早产不健康,大姐自己出去割胶打短工,逢年过年还要被懒汉打,只因为她经常出去会被村里的人笑不着家偷汉子,这种情况直到她三十多岁在村子里算是又老又丑的老女人之后才逐渐减少。
↑返回顶部↑
国内娱乐圈里,中老年女演员再怎么成功都隐隐被资本排斥着,或者准确一些,东亚三国手拉手,基本上都不愿意去发掘中老年女性历经生活波折、经历过婚姻、生子、养育、人生再思考之后的成熟魅力。
但其实,近些年日本和韩国已经有着偷偷往前跑的趋势了,以中老年女性为关注重点的电视剧或电影开始逐渐增加,就这个角度甩国内一大截。
《阿姊》就是个少有的双女主剧本。
老阿姊是个广西、海南地区的割胶女,和人们思维误区‘男人从事重体力劳动’不同,很多农林业为主的山区、靠海的渔村及其他偏远一些的地方,真正从事劳累枯燥且报酬低工作的全部是女性。
黝黑的皮肤、笨拙的笑容以及直不起来的腰,老阿姊就是个辛苦的割胶女,半夜割胶,湿重劳累的体力劳动让她有着关节炎、风湿的老毛病,凌晨爬起来走过黑漆漆的山路是常事,反正她们这些老姐妹都是这样的。
问老阿姊怕不怕?她刚开始是怕的,生怕树林里蹿出来一个什么鬼怪或是坏家伙,可是时间长了,她就不怕了,去割胶累是累了点,但有钱赚,她满足了。
村子里的大老爷们都嫌割胶苦割胶累,宁愿在家打牌去村口吹牛都不愿意凌晨起床去割胶收胶,反倒是老阿姊她们这些中年妇女不嫌报酬低工作累,为那么几十块钱辛苦一晚上,就这么生活着。
要是能攒钱在镇上开个旅馆,哪怕是晚上支个床铺在前台守夜的日子都让她们羡慕到不行。
在一些“女割胶状元”、“收火龙果女工大赛”以及部分渔村的当家女人勤快,家里家外一把抓的背后,不都是真正被忽略的中年女劳动者吗?
当然,老阿姊的原型并没有得到善良的回馈,这是董晓春大学的时候跟着同学去调研的时候遇到的大姐,小的时候生活在渔村,由于女人不能下海,她就在家里收海带伺候田地,等大一些有机会读书,但考虑到学费问题只能让姐妹退后,把钱留给弟弟。
能考上二本的姐姐,要把钱让给连专科都够呛的弟弟,但是没办法,谁让男人才是家里的根。
这个大姐勤快又乐观,不能读书也没有气馁,想尽办法去做些零工往大一些的城镇走,她想多赚点钱,她也有着青春的梦。
但是,早早嫁人了,大姐没读多少书,身边的父母不愿意在家里养个吃饭的大姑娘,随便就打发嫁人了,只不过,婚姻就像是条吸血虫一样的汲取着大姐的乐观和快乐。
嫁的懒汉不愿意种地打渔,怀的孩子也早产不健康,大姐自己出去割胶打短工,逢年过年还要被懒汉打,只因为她经常出去会被村里的人笑不着家偷汉子,这种情况直到她三十多岁在村子里算是又老又丑的老女人之后才逐渐减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