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鸿蒙联合帝国于十年前成立, 当时的沙陀还无法与大唐比拟,然而短短的十年过去,李俶现在最后悔的大概就是当初放李谈去了沙陀。

  如今的沙陀不仅版图比大唐大, 制度、经济、人才培养、军事、科技,各方各面都领先于大唐。

  而沙陀能有今天, 李谈和他的学宫功不可没。

  不过李俶也必须承认, 他做不到朱邪狸那样完全信任李谈,在朱邪狸的字典里似乎从来都不怀疑李谈会谋求他的位置, 对李谈基本是有求必应。

  是以,李俶羡慕,却也很冷静的知道, 就算李谈留在大唐,可能也只是压抑他的才华。

  也正是因为这样, 当初联合帝国成立的时候, 大唐是主体, 只不过为了顾及李谈的面子,所以没有直接叫唐联合帝国,而是取了另外一个名字。

  鸿蒙, 鸿蒙初开,万物初始。

  联合帝国的成立象征着大唐和沙陀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李俶对这个名字也挺满意。

  当然更多是因为沙陀和大唐两个国家的名字怎么组合都不算好听,唐陀?沙唐?还是鸿蒙吧。

  只不过十年之前, 这个帝国只有两个成员,十年之后,这个帝国还只有两个成员。

  当年联合帝国成立之后,沙陀跟大唐从经济到科技各方面紧密合作,所以虽然如今最先进的科技并没有在大唐,但大唐也没有被抛下很远,反而也形成了自己的经济文化体系。

  两个帝国强强联合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周边国家在最初的观望之后,也开始纷纷申请加入联合帝国。

  第一个申请的是倭国,然后就被李谈否了,李谈的理由是:此国人多变·态,狼子野心,易养虎为患。

  第二个申请的是高句丽,李谈也给否了,他的理由变成了:高句丽人易自大自卑,喜窃取他人成果,人品卑劣。

  第三个申请的是渤海国,李谈的否定理由更加干脆:安史之乱时,渤海国作为附属国不仅做壁上观,甚至一度派人潜入中原,意图分一杯羹,此等背信弃义之小人,不可与之为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