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人,当面对一个女子剧烈反抗时是不会是说还能保持平静,所以他看似是个名声不好,却是这三人中实际嫌疑最小的。

  杨青炳和傅孙先,这两个人,目前看来,各自占有一半嫌疑。

  那夜卖货郎杨青炳说自己急着回来给母亲过寿,还说脚上都是水泡。

  可一个孝子,为何不提给母亲带了什么寿礼?

  只说着急着回来,却两手空空,倒不像精心准备,所以,他也在说谎,或是借此隐瞒他那晚到底做了些什么

  至于画师傅孙先这个人,说是患有心疾之症,仿佛是没有什么作案的嫌疑。

  但他说上月才有人找他画了一晚上扇面,听来上去也生意不错的样子,可同时,今天穿来衙门的鞋子却都没来得及修补。

  一个书生,往往在乎名誉光彩,来衙门这种地方他也只找的出这样的鞋,往常日子应该是十分拮据。

  所以,他给人画画的生意并没有他形容的那么好,根本也用不着别人半夜还把他叫去画画,以至于他得拖到宵禁,才能会处州,这个人嘴里的话很可能也有问题。

  这些关于嫌疑人的推断,二人之间逐次换位分析讨论的倒也简单清楚。

  段鸮坐在他对面,只觉对话中出现的这些线索却也化作了蜘蛛网中更有具象感觉的一幕幕,使得关于凶杀当夜的案发细节也在一点点跟着充实丰满起来。

  只是,既然杨青炳和傅孙先这两个人本身都存在重大的嫌疑,关于那个如今自称是目击证人的举子的证词却也令人深思了起来。

  “那个跑来衙门做口供举子,真的说那一晚他是在酒醉下,遇见了那个从大四胡同逃出来的凶手,然后闻到了很重的酒气?”

  于是乎,段鸮问了这样一个问题。

  “衙门验证过他的话了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