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3 / 7)
“也不算。”沈汀学着沈安侯挠头:“我就觉得吧,无论治世还是打天下,都是需要天分的。就我这脑子,玩儿些小道还好,天下大道我是真扛不起,没的把自己压死了。”
林菁便笑:“也不让你一个人扛啊,不然圣人要那么多臣子干什么?”
“所以才说走一步算一步呀,说不定哪天我发现自己能行了呢?”沈汀一脸耿直:“这些现在说来没意义,咱们自己都说不准的,外人瞎咋呼就更没意思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家人都一条心,别学那些争权夺利的,职位无分大小贵贱,谁能做什么,谁就干什么去。”
这倒是很有几分“人民公仆”的意思了。沈安侯和林菁对视一眼,挥手让他回去:“你跟你媳妇儿说一句,章奶妈我先扣下了,让你太太身边的柳妈妈过去应应急,她出了月子自己再挑个人手去。”
柳妈妈是柳湘的媳妇,算内管事里头有脸面的,人也淳朴能干,小程氏自是满意。沈汀便再与她说了一回老爷太太的话,又自我剖析道:“要换成你还靠谱些,我打小就看不进书去的,才坐不住天天看折子还防着这个算计那个的。”
“我也不成。”小程氏笑嘻嘻摊手:“我更喜欢算账。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就去当度支尚书。”
“所以你说宁国公主着急上火个什么劲儿?好似咱们会听她摆布似的。”沈汀忍不住吐槽:“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可鸿鹄安知燕雀之乐啊。”
他们这边说过一回,那头章奶妈被处置了的消息也被暗中传到了宁国公主耳中。她听了很有些惊讶,又忍不住摇头,不愧是沈安侯能干出来的事儿,这么明目张胆的打脸,是真不怕得罪了她、被她在圣人面前捅穿底细吗?
沈大老爷其实也防着慕蓉出招呢,趁着现在圣人一门心思和世家较劲儿安插心腹人才,他明面上修身养心关门闭户,其实飞鸽传书遥控指挥,不求万无一失,只求一旦有需要,自家能够顺利从京中抽身,平安抵达自家经营已久的地盘。
时间就这么从二月走到了四月,天气也越发燥热起来。整整三个月,大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没有哪儿正常下过雨。穆荇急的开始掉头发,世家也没好到哪里去。无良奸商看着形势不对,趁机大肆收购粮食,更是让百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穆荇的行动算是快的,立刻着手组建新的部门“都察院”,彻查地方上哄抬物价造成百姓恐慌的现象。都察院设最高长官左右都御史,暂定正三品衔,另设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和各州监察御史等。
这事儿本意是好的,但耐不住权利相争,世家勋贵如闻着了血腥味的鲨鱼,一下子就冲了过来。今天这个告状那个,明天那个揭发这个,好好一个朝廷被弄的乌烟瘴气。穆荇实在是没了法子,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基友沈大老爷,一封请帖将人请到了望江楼上。
不过这回沈大老爷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当炮灰了:“不是臣矫情,您要是真没人可用,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如今您手底下是真没人么?”他小声点道:“您让他们吵去呗,了不起都御史先不封了,让陈国公先兼任着,您把人往外头一撒,等他们立功回来,谁还能说个不字?”
临危受命嘛,不必走正常程序嘛,穆荇不过是被大臣们吵的头晕了才没想到这点,被沈安侯一说,立刻就心领神会:“你说的也对,等他们吵完了来,只怕黄花菜都凉了,难不成朕的国事就不用处理了么?”
君臣互拍马屁完毕,穆荇便兴致高昂的安排去了。只他也是有几分奸诈的,不仅将自己在国子监里培养的人手拉了出来,还从御史台与翊羽亲卫都各抽调了不少勋贵子弟与世家子弟。这回大家都没话说了,出去办事各凭本事,回来谁的功劳大,谁就能成功上位。
↑返回顶部↑
林菁便笑:“也不让你一个人扛啊,不然圣人要那么多臣子干什么?”
“所以才说走一步算一步呀,说不定哪天我发现自己能行了呢?”沈汀一脸耿直:“这些现在说来没意义,咱们自己都说不准的,外人瞎咋呼就更没意思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自家人都一条心,别学那些争权夺利的,职位无分大小贵贱,谁能做什么,谁就干什么去。”
这倒是很有几分“人民公仆”的意思了。沈安侯和林菁对视一眼,挥手让他回去:“你跟你媳妇儿说一句,章奶妈我先扣下了,让你太太身边的柳妈妈过去应应急,她出了月子自己再挑个人手去。”
柳妈妈是柳湘的媳妇,算内管事里头有脸面的,人也淳朴能干,小程氏自是满意。沈汀便再与她说了一回老爷太太的话,又自我剖析道:“要换成你还靠谱些,我打小就看不进书去的,才坐不住天天看折子还防着这个算计那个的。”
“我也不成。”小程氏笑嘻嘻摊手:“我更喜欢算账。以后要是有机会,我就去当度支尚书。”
“所以你说宁国公主着急上火个什么劲儿?好似咱们会听她摆布似的。”沈汀忍不住吐槽:“燕雀不知鸿鹄之志,可鸿鹄安知燕雀之乐啊。”
他们这边说过一回,那头章奶妈被处置了的消息也被暗中传到了宁国公主耳中。她听了很有些惊讶,又忍不住摇头,不愧是沈安侯能干出来的事儿,这么明目张胆的打脸,是真不怕得罪了她、被她在圣人面前捅穿底细吗?
沈大老爷其实也防着慕蓉出招呢,趁着现在圣人一门心思和世家较劲儿安插心腹人才,他明面上修身养心关门闭户,其实飞鸽传书遥控指挥,不求万无一失,只求一旦有需要,自家能够顺利从京中抽身,平安抵达自家经营已久的地盘。
时间就这么从二月走到了四月,天气也越发燥热起来。整整三个月,大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没有哪儿正常下过雨。穆荇急的开始掉头发,世家也没好到哪里去。无良奸商看着形势不对,趁机大肆收购粮食,更是让百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穆荇的行动算是快的,立刻着手组建新的部门“都察院”,彻查地方上哄抬物价造成百姓恐慌的现象。都察院设最高长官左右都御史,暂定正三品衔,另设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和各州监察御史等。
这事儿本意是好的,但耐不住权利相争,世家勋贵如闻着了血腥味的鲨鱼,一下子就冲了过来。今天这个告状那个,明天那个揭发这个,好好一个朝廷被弄的乌烟瘴气。穆荇实在是没了法子,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基友沈大老爷,一封请帖将人请到了望江楼上。
不过这回沈大老爷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当炮灰了:“不是臣矫情,您要是真没人可用,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如今您手底下是真没人么?”他小声点道:“您让他们吵去呗,了不起都御史先不封了,让陈国公先兼任着,您把人往外头一撒,等他们立功回来,谁还能说个不字?”
临危受命嘛,不必走正常程序嘛,穆荇不过是被大臣们吵的头晕了才没想到这点,被沈安侯一说,立刻就心领神会:“你说的也对,等他们吵完了来,只怕黄花菜都凉了,难不成朕的国事就不用处理了么?”
君臣互拍马屁完毕,穆荇便兴致高昂的安排去了。只他也是有几分奸诈的,不仅将自己在国子监里培养的人手拉了出来,还从御史台与翊羽亲卫都各抽调了不少勋贵子弟与世家子弟。这回大家都没话说了,出去办事各凭本事,回来谁的功劳大,谁就能成功上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