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看着书稿便头疼的沈二公子一溜烟跑了:“你忙不过来便让嫂嫂帮你,我还有事儿呢。”

  “这小子。”沈淞无奈摇头,继续手里的事。因沈大老爷全盘改了郡里的事务安排,许多东西都需要重新分类造册,作为主簿的沈淞可是真忙的脚打后脑勺。

  沈汀和沈淞在忙,武长安在忙,可最忙的却是秦江。沈侯爷将农户“赊账”养殖家禽家畜的事儿扔给了秦功曹负责,虽然不用他自个儿到处跑,可光是将所有账目正理清晰便要了他半条老命。更何况这事儿并非一时半会儿能见成效的,秦功曹得带着畜牧文书们一直关注监督着,事儿不难却真心繁琐。

  好在付出总是会有回报的。这一年秋天,整个琨郡上下都弥漫着前所未有的欢乐气氛。光是养着的鸡鸭猪羊便让农妇们笑开了眼,虽然稻谷还没收割,可那饱满的颗粒让农人们意识到,今年绝对会是一个了不得的丰收年。

  便是棉花庄子上,恨不得和沈大老爷势不两立的李郡丞也不得不承认,在民生一途,没人能比沈安侯做的更好。看着地里成片的棉花,李郡丞都开始期待着,不知道这里是否真如农人们说的一样,可以采摘出和蚕丝一样柔软的棉絮,做成比裘衣更暖和的棉袄。

  男人们忙着,林菁和沈玫也在忙着。只她们考量的并非琨郡公事,而是自家私事:“十月便是幼娘的及笄礼,是不是得回京城去操办?还有二郎也十七了,该把婚事给办了吧。”

  “可不是呢,”林菁眉眼弯弯的笑着:“这可是双喜临门呢,我已经给母亲去信了,说不得她这回得亲自操持。”

  “我猜母亲肯定乐意的很。”沈玫也是笑着,一转眼便十多年过去,当初被接进府里怯懦懵懂的小丫头也长成大人了:“只这客人该如何请?总不能咱们家又娶媳妇儿又嫁闺女吧。”

  “我的意思是干脆就在琨郡办,母亲也可以趁机过来玩一玩。”这事儿确实挺烦的,程家在京中无人,唯一的亲戚是宁国公主那极其低调的一家。林菁怎么想都觉得没法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还不如釜底抽薪:“在琨郡多好,咱们也不管什么娶嫁什么嫁妆了,直接在太守府门前摆开流水宴,全郡百姓热热闹闹的祝福,总比在京中受人闲话要好的多。”

  沈玫想了想那副场面,确实是热闹非凡,只到底于礼不合,不免有些犹豫。林菁便笑:“反正我把这想法写在信中寄回京城去了,若是母亲觉得不妥,便请她在京中想法子做周全去吧。”

  “您可真是……”沈玫几乎要扶额:“这般无赖的性子,简直和我大哥一模一样。”

  “这便叫夫唱妇随啊。”林菁一点儿不觉得害羞,反而一本正经道。被打败了的沈玫只得起身:“得了,我和侄儿媳妇们算账去,您自个儿唱也好随也罢,我可不奉陪了。”

  和林菁料想的一样,楚氏看了信先是觉得不妥,可仔细思付之后,竟然觉得这还真是个没法子的好法子。心中有了决定,她便与林菁回了信,开始整理箱笼收拾小程氏的嫁妆。

  林菁也悄悄拉了小程氏来问:“我这么个想法,你可会觉得委屈?”

  “这有什么好委屈的,多少人求还求不来呢。”程家幼娘如今爽利的很,时不时扮作男装跟着沈汀在外头跑的她晒出一身小麦色,笑时便露出一排贝齿:“我在京中才是尴尬呢,便是各家夫人看在老爷和您的面子上来观礼,回头指不定得把程家沈家又编排一回。我看在琨郡正好,如今大家都把老爷当成仙人下凡,二郎名声也好,真心祝福的人比京中夫人们多出不知多少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