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到底是什么狗屎运,各种药材也就罢了,还有不错的铁矿煤矿,说找就给找到了,难道秀川郡真是个龙兴之地吗?那边冉启还在唠叨呢:“不过您庄子上的人也真是输不起,被斩了几把破刀就再也不来和我们练手了,我们都说了赔他们几把上好的环首大刀,偏他们也不要。您回头和他们说一说,咱们都是一家人,别弄的这么分生。我们头人都说了,这些东西都是您教我们的,也就是您的,拿给您的人用那都是理所应当的。”

  沈安侯听的牙疼,他当初可真的只是随口一说,哪里想到这群山民正能开了挂一样的做出东西来,讲道理这不应该是汉人民族的天赋技能吗?可这时候他能怎么样,告诉冉启他们不是小家子气,而是被你们给吓坏了吗?

  向来都是扎别人心的沈大老爷这次是真被冉启这个直爽汉子一路扎心了,那酸爽简直无语言表,全程哼哼唧唧没说两句话出来。偏这山民汉子不知道是兴奋过头还是单纯过头,一点儿没有察觉出异样来,就这么絮絮叨叨的说了一路。

  总算摆脱了这个看似凶悍其实是个话唠的家伙,沈安侯看到冉越时差点没给自己鞠一把同情泪。两人见礼问候寒暄,冉越也说起兵刃的事情,不过他显然有几分见识,说话时还有些不安:“我们之前并不知道自己的兵器十分不错,这才贸贸然显摆了出来,不知可会给先生带来麻烦?”

  比市面上买的大刀长剑更锋利,他们是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的,毕竟汉民们在这方面守的厉害,从来都是拿残次品给他们还要价颇高,所以他们也没意识到自己锻造出来的兵器有多可怕。直到和沈安侯的亲卫庄户们比拼了一场,冉越心里才有数儿了,赶紧让大伙儿低调,可别被人给发现了。

  沈安侯就是为这事情来的,他点点头将大燮朝的工艺水平大概说了一下,总结道:“你们这法子比他们得先进出一两百年去,可不是太厉害了?汉人本就防着你们山民呢,你当我怎么跑过来的?我庄子上的管事以为你们练兵准备造反。”

  这话可就严重了,冉越赶忙举双手保证:“我绝对没这个意思,都是下头人高兴太过就张扬了。你可千万信我,实在不行我把这些东西都毁了?”

  好东西是可贵,但和山民的生命安全相比,什么都可以丢弃。要是真因此引起了误会,导致朝廷出兵剿灭山民,那他们才是真得不偿失。

  沈安侯拉住他:“事情还没那么严重,我就是来给你兜场子的,再说这事儿也怪我,练兵也好打造兵器也罢,不都是我的主意么?”

  冉越却不是个推卸责任的,摇了摇头道:“先生不必把责任往自己身上揽,我早就回过味儿来了,凡事讲究适可而止,如果只是让冉风冉云训练两队亲兵,少少的打造几件武器作为防备,根本不会引起骚动和朝廷的注意,实在是我们失了分寸,自己为强大了便炫耀出来,这才惹了麻烦。”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没用了,沈安侯宽慰他:“真正知道你们底细的都在我庄子上,我已经下了封口令了。陈太守那边虽然起疑,但他多少能听进我说的话来。这样,咱们想个法子把他糊弄过去,你也约束着下人别在把事情往外头说——比如冉启那样,这一路可什么料都报给我了,要是换个人来,能给你们一锅端。”

  要是换个人来,冉启根本一句话都不会说,他只是看起来实诚,又不是个没脑子的。可沈先生都告状了,这位就得当做那只倒霉的鸡杀给猴子们看。冉启一头雾水的被罚了半年供奉,找上门来一问,得了个哭笑不得的答案:“沈先生说你太清闲,让你自个儿去打猎换粮食,免得每天聒噪。”

  这当然就是个玩笑,冉越在山民中的威信是极高的,得了他的话,所有人不管明不明白,纷纷应诺再不将拳法和兵器示于人前。不过他们还需要一个合适的理由把前段时间的异状给圆回来,沈大老爷想了半天干脆出了个巨狗血的点子:“就说你们某次上山遭遇暴雨不得不在一个山洞里躲避,没想到在里头发现了武功秘籍不就完了?”

  这种剧情简直太好编了,阙朝之后到定朝之前的一两百年乱世里,整个大地上就没哪儿躲过了战火的波及,有名气的没名气的将领更是数不胜数。沈安侯随便扒拉两下手指就有了某朝某将领兵败躲进十万大山,结果不幸迷路,最后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山洞中,却留下了自己的拳法兵法各一卷被冉越的手下偶然得到的故事。

  冉越听的也是服气,这小谎言信口拈来的不要太熟练。这头沈大老爷还在张罗:“我们最好布置出一个现场,还有竹简什么的。便是自己人,除了你真正的心腹外也这么统一口径吧。”洗脑这种东西,说的多了假的也成了真的,有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可以将他们的嫌疑降到最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