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淮阴的巷里,一户姓韩的人家怀了孩子,怀孕的妻子正在忙碌着夕食,这年头有姓氏的很好找,因为大多庶民都是有名无姓,他们祖上是韩国争权落败的宗室,迁移到吴地求生,算是这里唯一一个韩氏人家。

  这家韩氏男子已被征入楚军,妻子独自在家生活,靠养蚕织布维持生活。

  严江没有打扰她,只是平静离开。

  淮阴这个城市会因为韩信的诞生而名扬四方,但这不是他可以干扰的未来。

  踏上船头,船行逆水而上,开向长江口岸。

  严江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气候比后世更热,很多没有水的旱地在这里也更适合种棉花这种耗水大户植物,不过要注意棉花怕涝。

  完全可以打造一个新的产业王国,后世的松江布有“衣被天下”的美誉,要是种在这里,就很不错啊。

  严江依然沿途收集得种子香料,记录得沿岸风情,一个好纸订出的本子被他画得满满当当,不得不中途在广陵城里花高价重新买了纸。

  项荣给的一版楚国金币在路上被他用得所剩无几,于是他用了准备用胡椒付账。

  好在这位卖纸的楚商非常识货,在验证了胡椒的真假后,瞬间对他刮目相看,敲定了这个买卖。

  没办法,严江知道胡椒的习性,早就让阿政在秦国南郡推广种植开来,但毕竟水土不服,种了三年多才开花结果,得到的产量甚低,基本都直供了秦国王室,且做为奖赏分发给诸大臣。

  如今的各国的胡椒多是从越地山民手中收购——桂林地的山民们,已经从滇地的骆越人手中找到了新的货源,价格一点不输给黄金,拼比家中有的胡椒数量,已经成为各国权贵们拼比财富权力的新方式。

  甚至项燕都想直接给女儿起名为“椒”。

  所以严江用胡椒结账,识货的商人绝不会打他。

  “穿越时我多带点胡椒多好啊。”严江一边叹息着,一边在新买的纸上写写画画,那商人不但买掉了他的数十颗胡椒粒,还对他的胡椒粉非常垂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