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实真不需要太多理由的,只小妹下半年考去平京读大学这一条,李大海就同意了。

  曹月英很心动,不过她还是要考虑万一,讲:“那万一小妹要是考不到平京的大学怎么办?”

  什么样的可能李春来都考虑过了,他说:“可以办转学,我办得到。”

  曹月英对小女儿考去平京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连万一都不怕了,她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她就点点头,说:“我们也还有一点积蓄拿给振国,振国你买个房子,我们和你哥哥住近一点是一样的。”

  擦个门回家,全家就商量好了要搬家去平京,效率有点高。

  不过李惜文不意外,因为她自己遇到大事的时候做决定也很快,她的反应要是不够快,她的空间里就没有黄金了,留在银行的存款她死后再投胎可带不来。

  搬去平京一家人都在一起当然好。

  地下室囤的粮食可以送去外婆家,她空间里有粮食,去平京的话,首都供应比地方有保障,她再想办法从空间偷拿东西补贴,也不必担心家里的日子过不下去。

  运动要是来了在哪都躲不开,平京当大官的多,天塌下来还有高个的挡着呢。

  李惜文思来想去,觉得搬去平京没问题,默默的接受了。

  现在各地往平京调动的干部很多,平京本地的职工干部还在搞扫盲呢,李大海好歹是有初中毕业文凭的干部,李春来想想办法,把李大海调过去不会太难。

  曹月英是正正经经的老师范毕业生,教过十几年书,在教育水平比北方高很多的南方都算有学历,平京也不知道多欢迎这样的老师,调过去一点都不难。

  平京的房价这几年都稳定在在九十到两百块钱一间,李家的钱买个规规整整的四合院都够了,但是李大海觉得买房子不用买那么好。院子一定要够大,房子破点旧点都不怕。旧房子翻修更方便挖地窖做夹层。

  像李春来一个人住,买两三间房就够了,院子里的空地现在做菜园,将来孩子多了再拆旧房子盖楼房。他们家的房子也不需要多,李振华和李振国结婚的时候各有一间就够,将来孙子孙女多了,他们自己的工资存起来也够翻建楼房了。

  李春来觉得师叔说的都对,就照师叔说的办。虽然他是觉得有一个院子能藏东西就够了,但是有两个也可以。未来弟弟妹妹们大学毕业分配工作他给活动一下都留在平京,能分配单位的宿舍就住宿舍,不能他再给弟弟妹妹们每人买个院子好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