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4 / 7)
堂堂的一个公主嫁给傅家二房的孤子,也算是下嫁,傅家自然要感激徐贤妃这一脉。
若是不懂内里的自然要问,徐贤妃费尽心思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在于她还有个儿子啊,而宗琮春秋鼎盛,谁知道能活多少年,皇位未必就能落在前头几个大的身上,历代传位给幼子的皇帝,或者儿子没活过老子的也不再少数。
反正就是嫁一个女儿,却能把整个晋国公府拉过来,甚至还有傅太后,这个宗琮十分重视的母后。
这笔账实在太划算了!
再加上徐贤妃向来低调,婉娴和宗锏也很低调,这么早就开始着手布局着实不起眼。就算退一步来说,不为了儿子,婉娴嫁给傅家的长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一举几得!
要不,傅太后怎会感叹盘儿越来越不谙世事,都是皇帝护多了。
她这边还在帮人家说话,其实也是怕太后上火,那边人家不动声色就在对付她呢。以当下这种局势,中宫一系势弱,徐贤妃虚晃一枪不就是想对付她?
这一切因着念秋和念慈一直跟在太后身边,也知道许多外面人不知道事,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除了感叹徐贤妃藏得深,倒没有其他想法。
更不会有傅太后多想了的念头,以傅太后在宫里的经验,她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是了。
“皇贵妃倒是个心思少的,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平时待奴婢们也都是有一句说一句,从不做那些虚头,去年冬天给太后做护膝的时候,还挑了两块好皮子给奴婢跟念慈都做了,也不遮掩,说自己针线活儿不好,都是下面宫女们做的。”念秋道。
这倒是实情,也是每年都会上演的,平时盘儿少不了给宁寿宫孝敬些东西,东西也不起眼,更不贵重,都是些当用的,自然也少不了念秋和念慈的。
念慈也笑着道:“太后总说都是陛下护着……的,何尝不也是您护着的,太后又不喜欢心思多的,也就别嫌弃皇贵妃了。”
↑返回顶部↑
若是不懂内里的自然要问,徐贤妃费尽心思有什么好处?
好处就在于她还有个儿子啊,而宗琮春秋鼎盛,谁知道能活多少年,皇位未必就能落在前头几个大的身上,历代传位给幼子的皇帝,或者儿子没活过老子的也不再少数。
反正就是嫁一个女儿,却能把整个晋国公府拉过来,甚至还有傅太后,这个宗琮十分重视的母后。
这笔账实在太划算了!
再加上徐贤妃向来低调,婉娴和宗锏也很低调,这么早就开始着手布局着实不起眼。就算退一步来说,不为了儿子,婉娴嫁给傅家的长子也没什么不好的。
一举几得!
要不,傅太后怎会感叹盘儿越来越不谙世事,都是皇帝护多了。
她这边还在帮人家说话,其实也是怕太后上火,那边人家不动声色就在对付她呢。以当下这种局势,中宫一系势弱,徐贤妃虚晃一枪不就是想对付她?
这一切因着念秋和念慈一直跟在太后身边,也知道许多外面人不知道事,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除了感叹徐贤妃藏得深,倒没有其他想法。
更不会有傅太后多想了的念头,以傅太后在宫里的经验,她既然这么说,就肯定是了。
“皇贵妃倒是个心思少的,也没有那么多弯弯绕绕,平时待奴婢们也都是有一句说一句,从不做那些虚头,去年冬天给太后做护膝的时候,还挑了两块好皮子给奴婢跟念慈都做了,也不遮掩,说自己针线活儿不好,都是下面宫女们做的。”念秋道。
这倒是实情,也是每年都会上演的,平时盘儿少不了给宁寿宫孝敬些东西,东西也不起眼,更不贵重,都是些当用的,自然也少不了念秋和念慈的。
念慈也笑着道:“太后总说都是陛下护着……的,何尝不也是您护着的,太后又不喜欢心思多的,也就别嫌弃皇贵妃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