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6 / 7)
没等王香芹找出缘由来,大年夜就到了。
其实,去年秋日里老朱家就分家了,因此他们其实已经单独过过一次年了。可要说不同,肯定还是有的,最起码去年过年时,朱四郎是在家的,就是大过年的还在忙着背稿子,可至少他人在啊!
而今年的大年夜,朱四郎人在县衙大牢之中。
团圆饭还是勉强收拾了出来,只是没了宁氏的帮忙,朱母的病也一直没好,王香芹是拿钱请了族中的一位婶子帮着弄的。可通常情况下,村里的妇人哪怕都会做饭,可也仅仅是会而已。因为寻常人家平日里很少做肉菜,甚至极少有机会做炒菜,也因此这顿年夜饭看着很是一般。别说色香味俱全了,差不多也就是能吃而已。
当然,家里也没人嫌弃这个,反正米饭是蒸好的,也有面饼、包子等等。菜的话,蒸腊肉、蒸丸子都是有的,再配上几道清爽的腌菜、咸菜,还有一大碗的蛋羹。总得来说,比普通人家还是好的。
就是所有人都没胃口。
朱父朱母是惦记着四郎,明明已经拿起了筷子,还没挟菜就先叹息。尤其是朱母,她自打病了后,就一直没好利索,大冬日的,哪怕屋里摆了炭盆,她自个儿也穿上了厚棉袄子,还是冷得直打哆嗦。
六郎更是忍不住想起了往昔的好时光,去年啊,他正跟着他四哥和二嫂到处巡讲。那时候觉得苦不堪言的时光,搁在眼下想起来,却显得那么的幸福美好。
唉……
第120章
好好的大年夜, 竟是连半点儿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其实, 也不单是因为朱四郎不在家中,更因为其他几房人完全没往朱家老屋这边来。
讲道理,分家是一回事,可过年来看望父母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当然,那种距离格外远的另当别论,毕竟大冬天的, 很不好赶路,留着正月里再拜年也是很正常的。可问题在于, 朱家这几房人离得太近了,哪怕不是紧挨着建的, 那也是喊一嗓子能够听清楚的距离。从今个儿, 从清晨到傍晚,压根就没人过来。
朱父朱母一脸的丧气, 既要为人在牢里的朱四郎担忧, 又被其他几个儿子伤了心。想来想去, 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毕竟温氏和宁氏都是身怀六甲的身子,田氏孩子太小了,牛氏倒是没怀几个月, 可大冷天的……
所以,儿媳妇不来还算是情有可原, 可那些蠢儿子呢?!
↑返回顶部↑
其实,去年秋日里老朱家就分家了,因此他们其实已经单独过过一次年了。可要说不同,肯定还是有的,最起码去年过年时,朱四郎是在家的,就是大过年的还在忙着背稿子,可至少他人在啊!
而今年的大年夜,朱四郎人在县衙大牢之中。
团圆饭还是勉强收拾了出来,只是没了宁氏的帮忙,朱母的病也一直没好,王香芹是拿钱请了族中的一位婶子帮着弄的。可通常情况下,村里的妇人哪怕都会做饭,可也仅仅是会而已。因为寻常人家平日里很少做肉菜,甚至极少有机会做炒菜,也因此这顿年夜饭看着很是一般。别说色香味俱全了,差不多也就是能吃而已。
当然,家里也没人嫌弃这个,反正米饭是蒸好的,也有面饼、包子等等。菜的话,蒸腊肉、蒸丸子都是有的,再配上几道清爽的腌菜、咸菜,还有一大碗的蛋羹。总得来说,比普通人家还是好的。
就是所有人都没胃口。
朱父朱母是惦记着四郎,明明已经拿起了筷子,还没挟菜就先叹息。尤其是朱母,她自打病了后,就一直没好利索,大冬日的,哪怕屋里摆了炭盆,她自个儿也穿上了厚棉袄子,还是冷得直打哆嗦。
六郎更是忍不住想起了往昔的好时光,去年啊,他正跟着他四哥和二嫂到处巡讲。那时候觉得苦不堪言的时光,搁在眼下想起来,却显得那么的幸福美好。
唉……
第120章
好好的大年夜, 竟是连半点儿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其实, 也不单是因为朱四郎不在家中,更因为其他几房人完全没往朱家老屋这边来。
讲道理,分家是一回事,可过年来看望父母却是另外一回事儿了。当然,那种距离格外远的另当别论,毕竟大冬天的, 很不好赶路,留着正月里再拜年也是很正常的。可问题在于, 朱家这几房人离得太近了,哪怕不是紧挨着建的, 那也是喊一嗓子能够听清楚的距离。从今个儿, 从清晨到傍晚,压根就没人过来。
朱父朱母一脸的丧气, 既要为人在牢里的朱四郎担忧, 又被其他几个儿子伤了心。想来想去, 也只能自己安慰自己,毕竟温氏和宁氏都是身怀六甲的身子,田氏孩子太小了,牛氏倒是没怀几个月, 可大冷天的……
所以,儿媳妇不来还算是情有可原, 可那些蠢儿子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