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2 / 7)
一开始,这项举措倒是确实给许多京官缓解了经济困难,受到许多官员的称赞。可之后,户部尚书却发现了这项举措的最大问题——
钱一直只见往外借,却一直没人还啊!
可这也怪不得那些京官啊,他们会选择与国库借钱,本就说明他们生活穷困,快过不下去了,就算借了钱缓解了暂时的困难,以后的生活可又怎么办呢?
京城大,居不易啊。
所以只能继续借,还都是有借无还的借。
如果只是这样,国库虽然会难以负荷,但也不至于到空虚的地步。毕竟每年各地上交的税收,尤其是江南一带的盐税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可是其他人见到这样做的好处,许多原本家庭不怎么困难的人,也开始向国库借钱了。
向国库借钱好啊,没利息,还不用还!
发展到最后,就连荣国府这样战争起家,府内富得流油的人家,也跟风借了好几十万两雪花银。
不借没办法啊,不借就在权贵圈子里没办法交际——
大家都借,若是我家不借,岂不是会被其他借了钱的人家孤立针对?
这世道,不怕人品德败坏,只怕你特立独行。
这么一来,国库可不就没钱了吗?
启圣帝也是在国库没钱之后,被户部尚书天天哭穷,才知道这项举措的危害之处。
然而知道了也没用啊。
↑返回顶部↑
钱一直只见往外借,却一直没人还啊!
可这也怪不得那些京官啊,他们会选择与国库借钱,本就说明他们生活穷困,快过不下去了,就算借了钱缓解了暂时的困难,以后的生活可又怎么办呢?
京城大,居不易啊。
所以只能继续借,还都是有借无还的借。
如果只是这样,国库虽然会难以负荷,但也不至于到空虚的地步。毕竟每年各地上交的税收,尤其是江南一带的盐税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可是其他人见到这样做的好处,许多原本家庭不怎么困难的人,也开始向国库借钱了。
向国库借钱好啊,没利息,还不用还!
发展到最后,就连荣国府这样战争起家,府内富得流油的人家,也跟风借了好几十万两雪花银。
不借没办法啊,不借就在权贵圈子里没办法交际——
大家都借,若是我家不借,岂不是会被其他借了钱的人家孤立针对?
这世道,不怕人品德败坏,只怕你特立独行。
这么一来,国库可不就没钱了吗?
启圣帝也是在国库没钱之后,被户部尚书天天哭穷,才知道这项举措的危害之处。
然而知道了也没用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