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5 / 6)
冬子娘连忙扯了扯裴大娘的袖子,又用胳膊肘轻轻捅咕了一下,“您老悄声着点儿,听我说完呐,这承望卖她个人情等成了亲,每月里进项几何?手指缝里略微漏下些就够您老乐得了,是不?”
这下子裴大娘不说话了,冬子娘这话说得属实是有道理,虽对于那亩桑树园仍意难平,但想着杜芊芊每月挣的银钱,心内激动地砰砰跳,恰好李菊花掀起门口帘子进了门,“娘,您快去看看吧,又鼓捣新鲜花样呢,成个亲这么多讲究,不知道的以为县丞外甥女儿不是小曼姑娘,竟是她杜芊芊呢!”
李菊花的心态很是微妙,她的这股子气不完全是为了那亩地,更多的是对于未来这个妯娌的嫉妒。同样是嫁进裴家的媳妇儿,规格可完全不一样,不仅有好嫁妆傍身,嫁过来就是官太太,自己又能挣,一个屋檐底下住着自己真要被比到地底下去了,好容易捱到明儿个要成亲了,今儿又在院子里弄什么劳什子凉棚、秋千。
“院子里那么大块空地可不光是二房的,搭凉棚也得问过我们大房吧……”李菊花就像嘴里含着斧头,一句句说得又急又快,让人插话的空儿都寻不着,裴大娘忙将窗户缝儿关严实了,又将屋门带紧了,示意大儿媳别说了,“要搭就让他搭去吧。”
接着将冬子娘的那一套说辞嘀嘀咕咕学了编,李菊花噤了声,可看那样子还是不太服气,裴大娘末了又道,“等过个把月天气热得很了,索性坐在凉棚底下吃饭乘凉,咱们也跟着沾沾光享享福。”
第525章 有钱不住东南房
占小便宜这种事李菊花从来不落人后,裴华在院子里搭凉棚自己也能沾光,只是气不过杜芊芊的好待遇,不过冬子娘和婆婆说得有道理,那丫头一个月只怕就能挣一亩地的银子,加上华子的俸禄,眼下闹脾气可不是同银子置气么,心内如此这般想着倒也气顺了许多。
院子里正热闹。
“华子,你身手好,将这杉槁搭上去。”这杉槁是将杉树的树干砍去枝叶而制成细而长的竿子,约莫三丈来长。
裴华接过来,矫健而灵活地抱着杉槁就顺着院脚的那棵大树攀高而上,杜大山站在树下仰起头来嘱咐,“小心着些,别摔了!”
这种高度的凉棚棚顶比屋檐还要高出二三尺,故此既能障炎炎烈日却不挡好风。有句住这种农家院子都知道的俗语,“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而裴大娘向来偏心大儿子那一房,条件最差的东厢房自然是分给裴华住了。东厢房在上午是背光的,房间内比较暗,冬季直接受到西北冷风的吹袭,屋内很是寒冷,但好歹能烧火盆子取暖;难办的是夏日,午后日晒时间很长,也就是所谓的“西晒”,酷暑难耐得紧却是难办。自己平日里头在衙门里当差不打紧,只怕杜芊芊在家被暑气热伤了。于是裴华想着靠着屋檐外头的院子里搭置个凉棚来遮阳避暑。
这种凉棚仲春搭建、秋凉撤棚,是有些麻烦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菊花妒忌杜芊芊好命的原因。
裴大娘和李菊花婆媳二人并着冬子娘瞧着裴华和杜大山,一个在上头忙活,一个在下头递麻绳、竹竿等物,有说有笑,亲亲热热如亲兄弟一般,回过味来的李菊花这会子又懊悔不该将裴勇逼着去地里栽薯秧去,错失了献情儿的好机会。
杉槁平地立起后,用竹竿或横或斜地与之绑在一起,互相支撑形成了凉棚的框架,所有连接处统统不用卯榫、钉子或者铁丝等物。绑杉槁用的是麻绳,系麻绳却是杜大山的活儿,因为得系活扣儿,这样秋凉拆棚的承望一抖就开了,别小看了系活扣儿这么点小细节,不懂行的人系出来的活扣儿很快就松了,压根撑不了一个夏季。
冬子娘在旁边就凑趣道,“这凉棚支棱起来,夏日里头可就凉快了。大山兄弟,上次给咱们全村建那个去湿炉子,这回要不再给大家伙儿挨家挨户搭个凉棚吧。”
↑返回顶部↑
这下子裴大娘不说话了,冬子娘这话说得属实是有道理,虽对于那亩桑树园仍意难平,但想着杜芊芊每月挣的银钱,心内激动地砰砰跳,恰好李菊花掀起门口帘子进了门,“娘,您快去看看吧,又鼓捣新鲜花样呢,成个亲这么多讲究,不知道的以为县丞外甥女儿不是小曼姑娘,竟是她杜芊芊呢!”
李菊花的心态很是微妙,她的这股子气不完全是为了那亩地,更多的是对于未来这个妯娌的嫉妒。同样是嫁进裴家的媳妇儿,规格可完全不一样,不仅有好嫁妆傍身,嫁过来就是官太太,自己又能挣,一个屋檐底下住着自己真要被比到地底下去了,好容易捱到明儿个要成亲了,今儿又在院子里弄什么劳什子凉棚、秋千。
“院子里那么大块空地可不光是二房的,搭凉棚也得问过我们大房吧……”李菊花就像嘴里含着斧头,一句句说得又急又快,让人插话的空儿都寻不着,裴大娘忙将窗户缝儿关严实了,又将屋门带紧了,示意大儿媳别说了,“要搭就让他搭去吧。”
接着将冬子娘的那一套说辞嘀嘀咕咕学了编,李菊花噤了声,可看那样子还是不太服气,裴大娘末了又道,“等过个把月天气热得很了,索性坐在凉棚底下吃饭乘凉,咱们也跟着沾沾光享享福。”
第525章 有钱不住东南房
占小便宜这种事李菊花从来不落人后,裴华在院子里搭凉棚自己也能沾光,只是气不过杜芊芊的好待遇,不过冬子娘和婆婆说得有道理,那丫头一个月只怕就能挣一亩地的银子,加上华子的俸禄,眼下闹脾气可不是同银子置气么,心内如此这般想着倒也气顺了许多。
院子里正热闹。
“华子,你身手好,将这杉槁搭上去。”这杉槁是将杉树的树干砍去枝叶而制成细而长的竿子,约莫三丈来长。
裴华接过来,矫健而灵活地抱着杉槁就顺着院脚的那棵大树攀高而上,杜大山站在树下仰起头来嘱咐,“小心着些,别摔了!”
这种高度的凉棚棚顶比屋檐还要高出二三尺,故此既能障炎炎烈日却不挡好风。有句住这种农家院子都知道的俗语,“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夏不凉”。而裴大娘向来偏心大儿子那一房,条件最差的东厢房自然是分给裴华住了。东厢房在上午是背光的,房间内比较暗,冬季直接受到西北冷风的吹袭,屋内很是寒冷,但好歹能烧火盆子取暖;难办的是夏日,午后日晒时间很长,也就是所谓的“西晒”,酷暑难耐得紧却是难办。自己平日里头在衙门里当差不打紧,只怕杜芊芊在家被暑气热伤了。于是裴华想着靠着屋檐外头的院子里搭置个凉棚来遮阳避暑。
这种凉棚仲春搭建、秋凉撤棚,是有些麻烦的,这也是为什么李菊花妒忌杜芊芊好命的原因。
裴大娘和李菊花婆媳二人并着冬子娘瞧着裴华和杜大山,一个在上头忙活,一个在下头递麻绳、竹竿等物,有说有笑,亲亲热热如亲兄弟一般,回过味来的李菊花这会子又懊悔不该将裴勇逼着去地里栽薯秧去,错失了献情儿的好机会。
杉槁平地立起后,用竹竿或横或斜地与之绑在一起,互相支撑形成了凉棚的框架,所有连接处统统不用卯榫、钉子或者铁丝等物。绑杉槁用的是麻绳,系麻绳却是杜大山的活儿,因为得系活扣儿,这样秋凉拆棚的承望一抖就开了,别小看了系活扣儿这么点小细节,不懂行的人系出来的活扣儿很快就松了,压根撑不了一个夏季。
冬子娘在旁边就凑趣道,“这凉棚支棱起来,夏日里头可就凉快了。大山兄弟,上次给咱们全村建那个去湿炉子,这回要不再给大家伙儿挨家挨户搭个凉棚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