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5 / 7)
“好了,我们正式上课了,先学习第一单元,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不知道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方梅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著名的文学家。”第一排的一个男生举手回答。
“还有呢?”方梅鼓励的看向大家,“鲁迅先生的家是哪里的?”
第031章:烟消云散
没有人回答,所有人都盯着方梅,方梅还是挂着笑容,“没有人知道吗?没关系,大声说出来,就算错了也不要紧,而且老师相信应该有同学先预习过了课本,肯定知道答案。”
“浙江绍兴。”教室后面有个人喊了出来,前排的学生都回头去看他,那个男生被看的有些尴尬,不高兴的吼道,“看什么,我刚看了一眼课本不行啊!”
“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就是浙江绍兴。”方梅回头在黑板上写下浙江绍兴几个字,“浙江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城市,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
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等等,可以说十分有名了,而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鲁迅故里。”
“可能有些同学说我刚刚讲了这么多,跟今天要上的课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百草园就在鲁迅故里,应该说就在鲁迅故居的后面。”方梅在黑板画出一个房子的模样,然后在房子后面又画了一个圈,“这里就是鲁迅故居,这个圆圈就是百草园了。”
“至于课本里面所说的另外一个地方‘三味书屋’,则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十二岁岁至十七岁求学的地方,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寿家台门,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方梅继续在黑板上做标记,给学生讲述,把原本的文字全部以画图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但是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就连钟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方梅就开始朗读课文,边朗读边做简单的解释,将这枯燥的课文生动化。
不知不觉,就这样下课了。
↑返回顶部↑
“不知道同学们对鲁迅先生了解多少?”方梅首先抛出一个问题。
“著名的文学家。”第一排的一个男生举手回答。
“还有呢?”方梅鼓励的看向大家,“鲁迅先生的家是哪里的?”
第031章:烟消云散
没有人回答,所有人都盯着方梅,方梅还是挂着笑容,“没有人知道吗?没关系,大声说出来,就算错了也不要紧,而且老师相信应该有同学先预习过了课本,肯定知道答案。”
“浙江绍兴。”教室后面有个人喊了出来,前排的学生都回头去看他,那个男生被看的有些尴尬,不高兴的吼道,“看什么,我刚看了一眼课本不行啊!”
“这位同学回答的不错,就是浙江绍兴。”方梅回头在黑板上写下浙江绍兴几个字,“浙江绍兴位于浙江省中北部、杭州湾南岸,是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文化城市,素称“文物之邦、鱼米之乡”。
著名的文化古迹有兰亭、禹陵、鲁迅故里、沈园等等,可以说十分有名了,而我们今天主要讲的就是鲁迅故里。”
“可能有些同学说我刚刚讲了这么多,跟今天要上的课没有什么关系,那是因为百草园就在鲁迅故里,应该说就在鲁迅故居的后面。”方梅在黑板画出一个房子的模样,然后在房子后面又画了一个圈,“这里就是鲁迅故居,这个圆圈就是百草园了。”
“至于课本里面所说的另外一个地方‘三味书屋’,则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也是鲁迅十二岁岁至十七岁求学的地方,是鲁迅先生的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住屋寿家台门,三味书屋就在寿家台门的东侧厢房。”
方梅继续在黑板上做标记,给学生讲述,把原本的文字全部以画图的方式表现了出来。
但是这样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同学们都听的很认真,就连钟老师也听得津津有味。
接下来方梅就开始朗读课文,边朗读边做简单的解释,将这枯燥的课文生动化。
不知不觉,就这样下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