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2 / 6)
所以春二娘再嫁的消息一出来,朝庭里的那些御史各个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天照三餐外加宵夜的写奏章弹劾孟彤和凌一。
这个说孟彤和凌一不孝,因不愿奉养老母,才要把老母嫁出去。
那个说孟彤把春二娘嫁给勒墨长石,乃是为了维系与部族的关系,拿老母谋利,是为大逆不道。
周元休事先都不知道孟彤要把她娘嫁人的事儿,看到有御史拿这个弹劾孟彤夫妻俩,他还以为是开玩笑的,结果等弹劾的折子跟雪花片儿似的飞到他的桌案上,他才摸着胸口相信了这不是一个笑话。
周元休自幼就与孟彤相识,对她的性格多少倒也有些了解,孟彤会让她娘再嫁他并不意外,他只是有些难以理解孟彤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轰动”。
古来只见人家大张旗鼓嫁女儿的,就没见过大张旗鼓嫁娘的,毕竟寡妇再嫁好说不好听。
再说大周律法虽不阻止寡妇再嫁,但时下女子学习的女训、女戒都旨在教育女子为丈夫守贞。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更以是“不贞则死”来训导族中女子,对于那些大世家而言,别说是再嫁了,就是被休或和离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传承越久,越是大的勋贵世家和豪门富户,哪家还没个寡妇啊?
孟彤这头开了历史先河,高高兴兴的把个寡妇老娘再嫁了,还搞得“轰轰烈烈”的,这两厢一对比,岂不显得那些世家和豪门不仁,不慈了吗?
那些在四川府失利的豪门世家们,都正愁没办法拿捏孟彤,让她让出四川府的利益呢,现在孟彤自己把把柄送了出来,那些豪门世家哪里还会跟她客气。
一连几天,以武官和胡清云为首的支持派,和御史为主的反对派在朝会上吵的唾沫横飞,全程围绕着寡妇再嫁的话题,把个朝会吵的跟菜市场一样。
武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屁大点儿事儿也值得在朝会上说。
御史:公主虽为皇上义女,却也是记录在皇家玉碟的公主,公主嫁母有辱皇室的体面,必须严惩。
武官:屁,难道要像你一样,让老娘住的茅屋,穿的粗布,为一口吃的还要自己去地里刨食?
御史:……
↑返回顶部↑
这个说孟彤和凌一不孝,因不愿奉养老母,才要把老母嫁出去。
那个说孟彤把春二娘嫁给勒墨长石,乃是为了维系与部族的关系,拿老母谋利,是为大逆不道。
周元休事先都不知道孟彤要把她娘嫁人的事儿,看到有御史拿这个弹劾孟彤夫妻俩,他还以为是开玩笑的,结果等弹劾的折子跟雪花片儿似的飞到他的桌案上,他才摸着胸口相信了这不是一个笑话。
周元休自幼就与孟彤相识,对她的性格多少倒也有些了解,孟彤会让她娘再嫁他并不意外,他只是有些难以理解孟彤为什么要搞得这么“轰动”。
古来只见人家大张旗鼓嫁女儿的,就没见过大张旗鼓嫁娘的,毕竟寡妇再嫁好说不好听。
再说大周律法虽不阻止寡妇再嫁,但时下女子学习的女训、女戒都旨在教育女子为丈夫守贞。特别是那些世家大族更以是“不贞则死”来训导族中女子,对于那些大世家而言,别说是再嫁了,就是被休或和离都是不允许存在的。
传承越久,越是大的勋贵世家和豪门富户,哪家还没个寡妇啊?
孟彤这头开了历史先河,高高兴兴的把个寡妇老娘再嫁了,还搞得“轰轰烈烈”的,这两厢一对比,岂不显得那些世家和豪门不仁,不慈了吗?
那些在四川府失利的豪门世家们,都正愁没办法拿捏孟彤,让她让出四川府的利益呢,现在孟彤自己把把柄送了出来,那些豪门世家哪里还会跟她客气。
一连几天,以武官和胡清云为首的支持派,和御史为主的反对派在朝会上吵的唾沫横飞,全程围绕着寡妇再嫁的话题,把个朝会吵的跟菜市场一样。
武官: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屁大点儿事儿也值得在朝会上说。
御史:公主虽为皇上义女,却也是记录在皇家玉碟的公主,公主嫁母有辱皇室的体面,必须严惩。
武官:屁,难道要像你一样,让老娘住的茅屋,穿的粗布,为一口吃的还要自己去地里刨食?
御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