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二,前面还有几次类似的学.潮,小规模的。你要是有兴趣可以看一看,86年以及88年的, 现在网上应该还有资料。

  当时都是怎样处理的?基本上都是以安抚为主。后面的人看, 还有闹一闹就有好处,那自然有样学样。

  第三, 其实当时全盘西化才是主流,起码在大学校园是如此。

  那时国内外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改革开放以后,公派出去的留学生一批40多人,没有一个主动回国的。

  就好比一个人从小乡村里头考上大学,来到大都市,他会想方设法地希望自己留下,这是人类的本能,无可厚非。

  而小乡村的人看到了大都市的繁华,或者是只看到了繁华的一面,自然迫不及待地希望自己的所在的地方能够完全复制大都市。

  咒骂政.府,要求推翻政.府,在那个年代会获得掌声。

  现在不也一样。

  你看看大学里头,哪些人的课受欢迎?公选课天天骂娘的选的人最多。

  骂街多容易,做事多艰难。

  做事的永远要挨骂,不如先当骂街的,总有人跟着叫好。

  如果谁胆敢为这个政.府辩论的话,他会成为校园里头的过街老鼠。人人都会嘲笑他是民主的叛徒。

  那个时候,少壮的领导人都号称要摒弃黄河文明,拥抱蓝天的。

  比起耄耋老人,自然是少壮派更得人心一些,尤其是得学生的好感。

  康熙爷的太子为什么要造反啊,觉得老爷子该让位了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