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2 / 7)
“这第三个人,擅长刻石,乃是国子监一名普通的夫子,名叫欧阳朔洵,他家中有几座石山,那是从小在石中浸淫出来的本事,玩石的人,都叫他石中仙。”
“至于第四人……”苏中丞顿了顿,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姜砚之瞧着他那嘚瑟的模样,无语的说道,“这第四个便是你,而且是你自封的吧!”
苏中丞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惊讶的看向了姜砚之,“你如何知晓?”
姜砚之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还真是!说我们脸大,脸最大的就是你了!
“若你与前面三人齐名,刚才在验尸的现场,那么多学子瞧见你,怎么一不兴奋,二不惊呼?”
苏中丞咳了咳,“我穷啊,玩不起石,光看不买不行吗?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穷人再厉害,都没有人追捧咯!”
他说着,不等闵惟秀同姜砚之鄙视,又赶忙接着道,“说正经的,我们御史容易被人讨好,因此寻常都不露出自己的喜好。我看石多年,却不显山不露水,就是怕有人拿着奇石来贿赂我,到时候我一个不小心,没有把持住……”
“直到几个月前,我突然在一个老友家中,发现了一块假的灵璧石,那造假的手段十分的高超,比起今日那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手法却是相通的。今日这块龟石,倒像是造假之人早期练手之作。”
“这种文气之事,若是让寻常匠人来做,到底少了意境,所谓的有匠气便是如此。”
“那假石灵动,乃是大师手笔。整个东京城中,能够办得到的人,只有这三人。当然了,大陈幅员辽阔,也有可能有我不知道的大师。这种假石,早年便有,只不过十分的少,不引人注意,最近几个月突然多了起来……”
苏中丞说着,看向了姜砚之,“你想到了什么?”
不等姜砚之说话,苏中丞又转移了话题,“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中途又去了江南,这个事情一直都没有进展,直到杜海死了……”
还能是什么?闵惟秀想着,缺钱花了呗!
姜砚之若有所思的站起了身,“走吧,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三人。苏中丞若是不好露面,我同惟秀去便是,反正我们脸皮厚。”
↑返回顶部↑
“至于第四人……”苏中丞顿了顿,得意的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姜砚之瞧着他那嘚瑟的模样,无语的说道,“这第四个便是你,而且是你自封的吧!”
苏中丞的笑容僵硬在了脸上,惊讶的看向了姜砚之,“你如何知晓?”
姜砚之鄙视的看了他一眼,还真是!说我们脸大,脸最大的就是你了!
“若你与前面三人齐名,刚才在验尸的现场,那么多学子瞧见你,怎么一不兴奋,二不惊呼?”
苏中丞咳了咳,“我穷啊,玩不起石,光看不买不行吗?唉,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穷人再厉害,都没有人追捧咯!”
他说着,不等闵惟秀同姜砚之鄙视,又赶忙接着道,“说正经的,我们御史容易被人讨好,因此寻常都不露出自己的喜好。我看石多年,却不显山不露水,就是怕有人拿着奇石来贿赂我,到时候我一个不小心,没有把持住……”
“直到几个月前,我突然在一个老友家中,发现了一块假的灵璧石,那造假的手段十分的高超,比起今日那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手法却是相通的。今日这块龟石,倒像是造假之人早期练手之作。”
“这种文气之事,若是让寻常匠人来做,到底少了意境,所谓的有匠气便是如此。”
“那假石灵动,乃是大师手笔。整个东京城中,能够办得到的人,只有这三人。当然了,大陈幅员辽阔,也有可能有我不知道的大师。这种假石,早年便有,只不过十分的少,不引人注意,最近几个月突然多了起来……”
苏中丞说着,看向了姜砚之,“你想到了什么?”
不等姜砚之说话,苏中丞又转移了话题,“因为没有确切的证据,中途又去了江南,这个事情一直都没有进展,直到杜海死了……”
还能是什么?闵惟秀想着,缺钱花了呗!
姜砚之若有所思的站起了身,“走吧,咱们去拜访一下这三人。苏中丞若是不好露面,我同惟秀去便是,反正我们脸皮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