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裴钧听言一顿:“泰王找着了?”

  “不,不是那件事。”姜越摇了摇头,深吸一气平复呼吸,眼见满府下人正忙着给姜煊屋里端盆送水换东西,人多眼杂,便上前两步将裴钧拉到廊外,压低声道:“南地驻军传来飞书,说苍南道的盐民揭竿起义了!”

  裴钧脑中一懵:“什么?怎么会……”

  ——在前世,南地盐民起义是薛张改弦失败的标志,在他记忆中,应当是元光十三年春天发生的事情,今生怎会此时就发生了?

  这无疑是再一次打乱了原本按部就班的历史之路,而这一乱,也无疑是比承平国姬改嫁和李存志之死更为宏大的变数。

  姜越见裴钧震惊不言,只当他是意料之外,此时不愿耽搁,已再度出声道:“这还不算完。裴钧,你且猜猜那盐民中领头起义的是谁?”

  裴钧心中发寒,思索一圈实在想不出是谁来,不由茫然看向姜越,却听姜越深吸口气,缓缓吐息道:

  “是李偲。”

  第117章 其罪七十二 · 密结

  姜越的话仿似一根细长的竹竿,将“李偲”这一篝几近熄灭的冷火挑燃了。当中的火星渐渐生出光和热来,慢慢将裴钧的记忆照亮,令裴钧一字不漏地想起了李偲接李存志尸身返乡时怒吼的话——

  “……就连如此人物与裴大人你也救不得我爹,那这一朝上下,究竟是黑成了什么情状?往上数法司、内阁和天宫里的皇上,一个个也定然是绝顶的昏聩!”

  “凭什么贪官污吏肥了腰包,伸冤的人却要死?凭什么我爹一辈子没过上好日子,却连死都死得冤屈!”

  原来命运的轨迹转向后,竟在这里蛰伏待起。裴钧此时此刻忽而发觉:若他如前世一般没有制止邓准伤人,就不会救回钱海清拜师;没有钱海清,他不会知道唐家在南地贪墨受贿、挪用公造,也不会让钱海清想法子对付唐家,那么,钱海清就不会请李存志入京。若李存志没有入京为李偲和南地百姓伸冤,自然就不会因越诉而死,如此,李偲无法出狱,就会在盐民起义前死亡,也不可能被朝廷赐还,不可能成为盐民保长,更不可能煽动乡镇、领兵起义。

  而这一切,全都源于裴钧今生睁眼后的第一个决定——阻止邓准,救钱海清。

  裴钧心底一冷,脚下虚浮地倒退了半步,扶住庭中的树木,吐着寒气问姜越一句:“他们打出的旗号,是不是‘贪官污吏必须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