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2 / 7)
余仙镇的杂货店,夏喜平早已经盘给了张桂枝,刚开始,都是夏喜平带着她去批发市场进货,把张桂枝完全带熟了才放了手。
张桂枝每次来县城进货,基本上都会拐个弯来看看她们,而且每次来都不空手,要么带些菜过来,要么带些细米白面过来。
有一次还带来五斤多猪肉,说是自家养的猪杀了,给她们留了点臀尖尝尝,说是肉店里买不到这么好的肉。
“县城不比乡下,吃的喝的都得花钱买,虽说你家现在家大业大的,可后头花钱的地儿还多着呢,能省一个就省一个。”
夏喜平知道张桂枝心里感激她,带东西过来,也是表达一下她的感激之情。
夏喜平盘给她的那个杂货店,每个月至少能进帐三四十块钱,这对夏大柱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正因为有了这笔收入,夏大柱家的日子再也不象以前那样过的苦哈哈的了。
夏大柱虽说是个村长,可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农村也没啥好东西拿得出手,只能拿些菜啊米面啊表一下心意。
张桂枝和夏大柱的一片心意,夏喜平不能不收,要不然,说不定夏大柱和张桂枝还以为她现在发达了,看不上他们的这些东西了。
不过,收是收了,有机会了她还是会还回去的。
夏大柱和张桂枝都是实在人,以前在夏家寨的时候,两口子都没少帮她说话,也帮了她不少忙,这份恩情,她一直记在心里。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这是夏喜平为人处事的原则。
张桂枝看到夏喜平回来了,老远就冲夏喜平喊道,“喜平,我听说前段日子你去外国了?”
夏喜平笑道,“桂枝婶,你咋知道的?”
“现在整个镇上早就传开了,说你跟着县长去外国了,大伙儿都夸你有本事,给咱农村人长了脸呢。”
↑返回顶部↑
张桂枝每次来县城进货,基本上都会拐个弯来看看她们,而且每次来都不空手,要么带些菜过来,要么带些细米白面过来。
有一次还带来五斤多猪肉,说是自家养的猪杀了,给她们留了点臀尖尝尝,说是肉店里买不到这么好的肉。
“县城不比乡下,吃的喝的都得花钱买,虽说你家现在家大业大的,可后头花钱的地儿还多着呢,能省一个就省一个。”
夏喜平知道张桂枝心里感激她,带东西过来,也是表达一下她的感激之情。
夏喜平盘给她的那个杂货店,每个月至少能进帐三四十块钱,这对夏大柱一家来说,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正因为有了这笔收入,夏大柱家的日子再也不象以前那样过的苦哈哈的了。
夏大柱虽说是个村长,可他是个知恩图报的,农村也没啥好东西拿得出手,只能拿些菜啊米面啊表一下心意。
张桂枝和夏大柱的一片心意,夏喜平不能不收,要不然,说不定夏大柱和张桂枝还以为她现在发达了,看不上他们的这些东西了。
不过,收是收了,有机会了她还是会还回去的。
夏大柱和张桂枝都是实在人,以前在夏家寨的时候,两口子都没少帮她说话,也帮了她不少忙,这份恩情,她一直记在心里。
有恩报恩,有仇报仇,恩怨分明,这是夏喜平为人处事的原则。
张桂枝看到夏喜平回来了,老远就冲夏喜平喊道,“喜平,我听说前段日子你去外国了?”
夏喜平笑道,“桂枝婶,你咋知道的?”
“现在整个镇上早就传开了,说你跟着县长去外国了,大伙儿都夸你有本事,给咱农村人长了脸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