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段时间戴亭已经把从高丽那边弄回来的好东西都换成了现钱,万事俱备,只等着最忙碌的春耕结束开始李元婴宏大的“东方之珠”计划。

  李淳风只是被李二陛下派过来选日子的,并不知晓李元婴和李二陛下吹了什么样的牛逼。听李元婴说要给大唐沿岸都修上大海港,让蜿蜒的海岸把一颗颗“东方明珠”串起来,李淳风免不了在心里计算一下那得花多少钱。

  李淳风道:“你开这么多丰泰楼分号,为的就是建这个海港吗?”

  李元婴说:“才不是,丰泰楼赚的钱我早就想好要怎么用了。”既然李淳风提到了丰泰楼,李元婴就给李淳风说起他的另一个宏伟计划:他要修一条从泰山通往长安的、宽敞又好走的大路,给沿途驿站配上最多最好的畜力。这样一来,他皇兄想去泰山玩几回就去泰山玩几回,一点都不劳民伤财!

  李淳风算是明白李二陛下为什么这么纵容李元婴了。

  李淳风道:“那你准备从哪里找钱修海港?”

  李元婴卖关子:“很快你就知道了。”

  李淳风见李元婴不说,便也不再多问,安心在滕州住下。

  人力暂时还没到位,李元婴只叫人准备好扩建大海港的物资和钱帛,没急着马上让李淳风挑日子动工。

  李元婴全心投入到滕州书院的筹办之中。萧德言给他推荐的人陆陆续续到位,但想要满足他家大书院的要求还是不够,哪怕还没招来学生,他也要弄到足够强的师资!

  李元婴早已发布招贤令,让人自由举荐各地遗才,自荐他荐都可以,哪怕是邻州的,只要肯过来,他也可以帮忙把过所之类的办妥!

  李元婴给出的薪酬十分丰厚,年后过来应聘的人不少,李元婴让武媚她们轮番负责挑人,倒还真挑出不少适合的人。这些人不用有多高的才华,只要学问过得去、人品没问题,留下来当夫子都足够了。

  李元婴还让人去河南道各州县宣讲,把一些家境贫寒、失父失母的孩子都接到书院来,这些人虽能得些救济,读书却是不用想的了。现在书院之中建了不少宿舍,条件虽然不算特别好,却也能挡风挡雨;书院提供的饭食虽不算特别丰富,却也不会让任何学生饿着。

  李元婴许他们到滕州游学,不必在滕州落籍,若是他们将来有出息了,还得起书院供他们吃喝的银钱,他们大可用手里的余钱反哺书院;若是还不起,那就不用还了,想办法养活自己吧!

  教育不是生意,李元婴从一开始就没想着让书院赚钱。养一个书院,他还养得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