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小王爷:?

  更新!

  今天更新了足足七千五!勤快如斯!难道不值得浇……(小声哔哔)

  注:唐代的河南道,不是现在的河南,而是山东半岛那一块,李二陛下的想法简单来说就是把整个山东半岛扒拉给小王爷。就是这么大气!

  165、第 165 章

  李元婴说得好听, 说是会天天写信回长安, 可事实上长安离滕州并不相近, 否则魏征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劝阻李二陛下的泰山之行。

  李元婴的就藩队伍着实庞大,走到哪都备受瞩目, 为了不惊扰沿途百姓, 李元婴下令说除了女眷们去驿站休息之外, 李元婴都领着人在县城外安营扎寨, 免得一群人呼啦啦涌进去把人家的县城挤满了。

  唐观等人还好, 和李元婴凑一起玩多了,对于扎营之类的事情已经习以为常, 很是利落地配合侍卫们选营地扎营。

  欧阳通和卢照邻等人对这种事就陌生多了, 有些茫然地立在原处不知自己该干什么。

  李元婴自是不会冷落朋友们,而且难得有他能摆显的机会,他也很乐于表现, 很臭屁地过来指导他们一起搭营帐。

  卢照邻算是知道李元婴的东西为什么那么多了,李元婴显然一开始就没打算住驿站,早把要用的家伙都准备得满满当当。

  既然是跟着老师王义方一起上的贼船, 卢照邻不好说什么, 只能趁着还没入夜筹备离京后的第一次露营兼野炊。

  李二陛下点给李元婴的藩佐不仅是李元婴自己相中的王义方, 还有几个同在弘文馆的学士,对于藩王来说规格算是非常高了。许是李二陛下亲自过问过,点的学士都不是张口经义闭口经义的迂腐之人,李元婴没叫他们动手,他们便歇在李元婴叫人先行打理出来的落脚处坐下看年轻人们忙碌。

  李元婴挑人自是年轻的居多, 年长的少,年纪稍长的只有随行的禁卫,比如李靖儿子李德謇算是所有人里头年纪最大的。一群鲜活的少年人高高兴兴地在营地里跑来跑去,光是看着就能让人跟他们一起开心起来。

  王义方也在观察李元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