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她在京中,就算着急也起不了什么大作用,除了命附庸魏王府的一些官员,在朝堂上屡屡提及山西赈灾事宜,意图挑起议论,打算围魏救赵。

  可惜作用不大。这些事左奕也一直安排人做着,因着魏王手下没有可以左右朝政的高官,通常是提起就被人刻意压下,不过凤笙没有放弃,哪怕是故布迷阵呢,总要做着。

  除此之外,该安排的都安排了,她唯一能做的只有等待。

  凤笙并不知道,山西的情况比她想象更糟糕,不然八百里加急送出的家书,也不会初五才送到凤笙手中,全因当时魏王没能及时收到信。

  腊月二十,魏王私下离开了一趟太原。

  有一批运往大同的军粮被劫了。

  劫粮的是当地灾民。

  *

  大同属九边之一,西北的金人年年进犯,大同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举朝上下,缺了哪里的粮都行,唯独边关的军粮缺不得。

  哪怕这个现实很残酷,可这就是现实。

  军粮自然不是从山西当地官府过,而是由户部直接拨下,还有一部分是各地的商人受到朝廷招募后运粮至边关,以此换取盐引,也就是所谓的开中法。

  这开中法从前朝延续至今,虽因朝廷管控得当,不如前朝泛滥,但也是必不可缺的。

  尤其是逢乱时。

  越是乱的时候,越是能看到一些商人活跃的背影,火中取栗才能赚到暴利,自打两淮盐政改革后,四川、长芦等地的盐区都一一进行了改革,不光对私盐打击的很厉害,仰仗开中法存活的一些商人也被打压得难以喘气。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