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胡德茂等人来后,照例是一番例行公事的对话后,才切入这赈济粮的事情。

  对此,魏王早有章程,推说多地大旱,寻水寻柴不易,百姓们早就饿得够呛,换了粮还要回去做成吃食,太耗费人力物力,不如由官府代之,这样一来既省了物也省了力。

  本就吃不饱肚子,很多百姓为了抗饿,都是能不动就不动,这件事大家也都是知道的。再来,做一顿饭要花费许多柴火,十户人家就要花十倍的数量,不如一起的省力。

  之前没有赈济粮发放,很多地方的树皮都被吃光了,如今为了做顿饭再去砍树,难道说过了今年明年就不过了?还有马上就要入冬,又是大量花费柴炭的季节,能省就省。

  这理由太过充足,唯一的弊端就是下面的吏役多添了差事。

  可食君俸禄,为朝廷办事乃是理所应当,要不然外面那么多人挨饿,有皇差在身的,却没有几个人挨饿。

  如此这般以来,胡德茂等人自然说不出个不字,倒是有人想探得背后的隐秘,可惜一无所得。

  悻悻而归,不欢而散。

  等出了广丰仓,赵天放便以有公务在身,和其他人分散了。

  回到府衙后,赵大与他说起方才发生之事。

  赵大是赵天放的心腹随从,对于自家老爷和其他大人之间的官司也都一清二楚,自然心疼老爷夹在中间难做人的处境。

  “老爷,小的瞧那周大人快狗急跳墙了。”

  赵天放取下官帽,从赵大手里接过帕子擦了汗,才道:“噤声!这些事心知肚明便罢,不得随意乱说。”

  赵大委屈道:“小的也是心疼老爷,瞧方才在中丞大人那里,姓周的见旁人不接话,便拿了老爷做筏子。”

  “你既明白,那就更不能乱说了,这争储之事本就不是我等能参与的,里面的水太深。你看着那周会似是被人所使,谁又知他打的什么主意,还有中丞大人等,为何不接他的话?还不是此事关系重大,谁也不敢轻易投诚。所以多说多错,不如少说少错,把精力都放在度过这灾年上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