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黎锦罕见的皱眉,说:“教谕,我真的拿不准庞老的心思。”

  庞老昨儿来参加了他的加冠礼,黎锦不可谓不激动,但今日午时他拎着谢礼亲自登门,依然吃的是闭门羹。

  万云沉默了,可刚刚是自己说让黎锦找庞老的。

  他只能硬着头皮说:“你想想,万一这是庞老对你的考验呢?一定要持之以恒啊。”

  黎锦没再说什么,继续去默书了。

  自打出了院试成绩以来,他先是回村住了几天,后来又转变学习方法,决定多看书,扩展知识面。

  但这个扩展,黎锦也不是盲目的什么书都看,中心还是围绕着乡试的考试内容。

  乡试分三场,第一场是经义,第二场是应用公文,第三场是时策。

  经义是最重要的一场,题目共有七道,其中四书题三道,五经题四道。[注]

  所以说,最基础的还是《四书》《五经》,但对学生的考验可就不像之前那么简单。

  甲班的教谕在第一堂课就说过,乡试更加注重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知识,把当朝的实际情况与圣人思想结合起来。

  黎锦也了解过一些流传较广的考题,比如‘龚遂治渤海,虞诩治朝歌论’,前者出自《汉书·龚遂传》,讲述是汉宣帝在位,渤海附近闹饥荒,百姓纷纷起义,丞相便推荐龚遂前去治理的事情。

  在这种时候,有些人写经论甚至可以发散到皇帝任人唯贤,当然,这就是纯粹的拍马屁了。

  黎锦则因此买了一套各地风土人情的杂文,他想,只有对当地的情况足够了解了,才能从怎么治理入手,写出真正有内容的文章。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两相结合才是最好的办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