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万一打来了,我就把金银堆在那儿,用银子换人头。”辛鲲轻叹了一声。

  福姬想了一下:“不能像我们那样,在山里打吗?”

  “不行!”辛鲲长叹了一声,中国人心里花样太多,孙子兵法第一句话,‘兵者,诡道也!’想想看,毛爷爷打小日本就是游击了。但是真的跟光头叔对上时,就是真刀真枪了!

  就像蔡关想的,城中商人们已经拿到他们能弄到的粮食总数了,一个个的就都坐在行在的大堂里。商人们怀里放着能弄到的数量,眼睛里却都盯着周边的人。

  福姬没进来,只把银票匣子让人送进去。

  蔡关没看,只是轻轻的拍拍匣子,“各位坐了半天了,大家一块来,不如这样,各位把自己能弄到数量自己写下来,我们现在按着数量来怎么样。然后先付一层的定金,等货齐了,再付全款。数量最多,速度最快的前五家,我们给监生名额。”

  蔡关拿出了一张纸,这就是监生换取说明书。大盛朝没有卖过监生名额的先例,于是辛鲲用郭鹏的笔迹写了粮食换监生名额的原由,表明这是表彰商人们为国为民的善行而特此而例,并郑重的盖上了行在印。蔡关拿到这五份说明之后,让翰林们联名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私印,蔡关都亲自签上名。

  “这是皇上的亲笔,上面有行在印。本官的签名也在上面,所以各位可以放心,等着粮食运来了,前五家,我们会就会在上填上各位公子的名字。”

  蔡关说完了把那张纸交给了自己边上的禁军,让他拿着给每个人看看。

  “大人,为什么不是玉玺?”一个胖胖的商人有点不好意思。

  “这玩艺你还怕皇上会赖你的账?盖上玉玺,你们回头不换名额了,拿回去裱起来,当免死金牌怎么办?”蔡关给了他们一个白眼。

  他当然不能跟他们说,玉玺在郭鹏手上,这个东西他们回京招集旧臣,还有调兵都是要用的。现在辛鲲只能用行在印,蔡关自是得想出说法来。

  大家一听也是,玉玺啊,真家里犯事,说我们家有圣旨,弄不好,还能求个不死。这个是有先例的,也就点了头。看看那纸,大家心动了。

  “蔡大人,这个。今天数量不算吗?”这些人不淡定了,他们今天都是带着自己准备好的数量来评比的,结果现在说什么,这个已经不能算了,谁快谁得奖?

  “对,谁快这五个名额我就给他们。”蔡关很淡定,“你们粮食我按价付钱,可没占你们的便宜。监生名额就算是意外的惊喜了,当然是看谁家对皇上的事更上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