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爱妻儿女殷切的目光中,朱祐樘尝了尝玉米粒。不得不说,这种粮食的香气比稻米与麦子更为浓郁,吃起来甘甜,味道确实不错。他勾起唇角,给爱妻儿女都夹了些:“你们也都尝尝。”

  “爹,好吃吗?”顾不上品尝,朱厚照赶紧问。

  “好吃。”朱祐樘颔首道。

  作者有话要说:  日夜颠倒啊,_(:3∠)_

  第二更,么么哒

  第434章 推广玉米

  皇帝陛下金口玉言, 断定这种叫“玉米”的新粮种味道不错, 御马监上下顿时一片喜气洋洋。王献立即带着人守在皇庄, 等候了数日,终于等到春玉米彻底成熟。而在此期间,冬麦已经收获,先前留下的部分玉米种子也撒进了已施肥的麦田里。

  新收获的玉米脱粒后, 立即称重计量,计量的结果令所有人都无比震惊——春玉米栽种时, 用的并非是皇庄中的上等田与中等田, 因为那些田里都栽种着麦子。因此, 王献便只让老农开垦几亩下等田与山地来种这种新粮。但饶是如此, 无论是山地还是下等田, 亩产都远远超过了上等田的冬麦。

  王献几乎是狂喜,立时便回宫禀报帝后:“万岁爷,娘娘, 那玉米的亩产竟然高于上等田冬麦至少两成!”自从他开始打理皇庄,对田地亩产的了解便几乎与户部官员无异。户部算亩产,一般都以一年为期。换而言之,若是这块田地一年两熟,便是两熟合计亩产,由此才能算出该纳多少粮。

  按户部的规矩来算亩产, 北直隶的上等田便是丰年也顶多只收获三石,遇上灾年就只有两石有余。若换成市斤,便是丰年产四百斤左右, 灾年则只有三百斤左右。但这是一年种了麦子又种粟米或豆子之后合计的亩产,实际上丰年收获麦子亩产只有两百多斤,灾年就更不必说了。当然,这与南方江浙湖广那些鱼米之乡的亩产不能比。那些地方的上等田一次收获粮食至少可达三百余斤。

  可这玉米不过是种在下等田和山地里,竟然最低的收获都有两百五十斤左右!侍弄得最好的一位老农负责下等田,竟然收获了三百余斤,足可媲美江浙湖广的上等田了!

  这意味着甚么?这意味着皇庄里所有的山地与下等田都可以当做上等田来算!要知道,无论是从皇庄还是国朝所有田地来算,下等田与山地才是最多的,上等田顶多也只占其中的两成左右,中等田不过三成,下等田有五成!更不必说还有无数尚未开垦的山地也能够种这种新粮!!

  朱祐樘这些日子一直在看户部交上来的历年田亩粮税的折子,自然知道他为何如此狂喜。他此刻也已经被这玉米的高产惊呆了:“若是在山地与下等田里都种这玉米,粮产至少多两倍……”两倍的粮食,可以令多少百姓填饱肚子?可以养活多少人?!便是遇上旱灾也不必惧怕,只是水灾的时候须得注意着些。

  “这只是咱们第一次栽种,对玉米尚且不够熟悉,指不定以后还能发现更多提高产量的法子。”张清皎倒是比他们淡定多了。就连以她贫乏的农业知识都知道,后世无论是麦子、稻子、玉米,亩产量都高得可怕,没有一千斤都不好意思见人。当然,那是科学改良了粮种之后的结果。但只要积累经验,就一定能不断发现提升亩产的关键,自然能提高粮食产量。而且,玉米只是高产粮食的一种,还有红薯、土豆在后头虎视眈眈呢。

  朱祐樘不由得看了她一眼,激荡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卿卿说得是,这才种了第一年,往后说不得还会有所发现。王献,这半年招揽了多少善于农事之人?暂时将他们都养在皇庄里,让他们试一试,是否还能提升玉米的亩产。上等冬麦田里不是刚种下不少玉米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