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沈正章点头道:“确切。只是儿子还没琢磨好,要不要与父亲说,便来先与您说。”

  方氏往内室里瞧了一眼,压着声音道:“先不着急与你父亲说,他还要去评卷呢,我再去打听打听。”

  沈正章犯难道:“便是打听出来了,两家都已经交换了信物,恐怕……”

  沈清月朝方氏道:“您要打听,但是先去打听对方的人品好坏。”

  她隐约记得,前世赵家受牵连的时候,赵家托人藏起来的孩子,也被锦衣卫抓了出来,听说还是赵家郎君的外室。赵郎中就一个嫡子,其他的都是庶子,也不知道这个外室的孩子,是赵大郎君的,还是庶出郎君的孩子。

  若是赵大郎君的,退亲之事就容易些了。

  ☆、第109章 第 109 章(一更)

  第一百零九章

  方氏让沈正章私下去打听了赵家郎君的德行, 不过并未打听出什么不好的消息,反而得知赵家郎君在坊间名声不错,素有勤学仁善之名。

  从前有乞丐拦了赵郎君的马车,他却并未仗着身份凌弱,只叫人喊乞丐走开, 谁知那乞丐十分可恶, 硬说自己都快结痂的膝盖是赵家马车撞破的, 要他给银子才肯走开,赵郎君本想给, 又担心乞丐拿着银子不去看大夫, 便强行扭着人去了医馆,出银子替他看大夫买药。

  赵郎君还因此迟去了书院,若非他的小厮同先生解释,他险些要受先生责罚。

  沈正章是个读书人, 骨子里是像沈世文的,他得知了此事,倒是对赵郎君有些赞许,甚至惋惜道:“这么好的郎君, 赵家怎么会亲近永恩伯府……”

  沈清月不语,前世她在张家内宅听多了流言蜚语,已经习惯先怀疑、推敲,再下定论, 遂她不是容易听信谣言的人, 赵郎君的事, 她有不同于沈正章的看法。

  方氏问沈清月,怎么看待此事。

  沈清月大大方方道:“且先说此传言若是真的,我不认为赵郎君为人仁善。其一,他一个举业勤勉之人,明明是要赶去书院念书,若与乞丐纠缠,岂不耽搁功课?迟去课堂,也有些不敬老师,尊师敬长的人,不会因为一点点小事这样做。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