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6 / 7)
沐邱听到儿子这样讲,态度软化了些,他自小就疼这个儿子,也相信他一直都是良善的,再加上他母妃的关系,沐邱也只有在这个儿子面前才是最是像一个普通的父亲,所以他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没有到无可救药的时候。总之,说起来,他就是不相信自己儿子会糊涂到那种地步,当然也是因为此事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结果,所以他此刻更多地是在教育自己儿子。
“那你还不算太傻,知道给别人要个前提才办事。和谈?你真以为罗国是来和谈的,就是签订了盟约,这铁矿也不能动,这行军作战,兵器就是强军的武器,怎可助长敌军威风。罗国和我大齐搭界,什么时候都只能是提防的对象,还想与他们勾搭成事儿不成。”沐邱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个儿子被养的太过于单纯了,所以这也算是在给儿子上课。
“是儿臣想左了,只是儿臣观这北方战场将士多年不得回家也着实是可怜,就想着要是两国和解会有多好,倒是忽视了其他,还请父皇责罚。”三皇子说道。
“看来是朕平时对你们是太过和蔼了一些,让你现在养成了现在这种性子,无法无天什么都敢做,你去午门口跪着,朕什么时候叫你怎么时候起来。”,沐邱说着。
“儿臣遵旨。”三皇子躬身走出去了。他从不在父皇面前耍小聪明,沐邱再怎么惩罚他,他也从不狡辩,他就是知道父皇不喜欢被顶撞。
果然,看他乖乖出去了,沐邱脸色好看了一些。
金陵
不管怎么样,顾启珪这个新鲜出炉的解元郎也算是走马上任了,放榜的第三日晚上就是鹿鸣宴,这也是顾启珪这一段日子最期待的日子了,主要是鹿鸣宴过后,顾启珪在江南的行程也算是完成了。
朱府的事情也已经告一段落,实在是不用他们再担心,虽然上面可能会有不满,但起码性命无虑。等这阵风头过了,老爷子的身子也会好上一些,未来朱家的日子会平常些,说什么都不会像之前那样风光了,所以以后就看朱家人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暂且不论,作为自己的母亲,朱氏近期就会回京,其实之前就该出发的,但是因为顾启珪的行程又往后挪了几日,所以等鹿鸣宴结束后,就是他们一家回京城的日子了。
这两日,顾启珪就跟着顾启锋在一起,二皇子沐沣在知道顾启珪的乡试成绩之后,就拿着自己赢来的银子回了安庆,听雀说他们家主子就要开始再一轮的治疗,时间紧急,不得不先离开。顾启珪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既然时间紧急为何还要硬是到金陵来?不过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觉得是那位爷事心血来潮才来的。
鹿鸣宴这日,顾启珪和顾启锋到的比较早,走进宴厅的时候,顾启珪把自己的拜帖交给了看门的衙役,收获了惊奇的目光。就是在顾启珪走后,还是发出了惊叹声。
“这就是今科的解元郎吧,看着也就是十三四岁吧。”想想人家十三四岁就是举人老爷了,再对比一下自己,还真是失败啊。
“对啊,听说他是当朝顾阁老家的幼子呢,师父是当朝首辅,怎么是咱们能比的。”有自以为知道内幕的衙役低声说道。
“哎,”几声叹气传来,他们都在内心感叹着投胎也是门技术,瞧瞧人家这家世。不过这其中觉得自惭形秽的人倒是没有了,大家觉得这样出身的人就是应该这样才对。
就是有这样一些人,当找到了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承认本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返回顶部↑
“那你还不算太傻,知道给别人要个前提才办事。和谈?你真以为罗国是来和谈的,就是签订了盟约,这铁矿也不能动,这行军作战,兵器就是强军的武器,怎可助长敌军威风。罗国和我大齐搭界,什么时候都只能是提防的对象,还想与他们勾搭成事儿不成。”沐邱叹了口气,他觉得这个儿子被养的太过于单纯了,所以这也算是在给儿子上课。
“是儿臣想左了,只是儿臣观这北方战场将士多年不得回家也着实是可怜,就想着要是两国和解会有多好,倒是忽视了其他,还请父皇责罚。”三皇子说道。
“看来是朕平时对你们是太过和蔼了一些,让你现在养成了现在这种性子,无法无天什么都敢做,你去午门口跪着,朕什么时候叫你怎么时候起来。”,沐邱说着。
“儿臣遵旨。”三皇子躬身走出去了。他从不在父皇面前耍小聪明,沐邱再怎么惩罚他,他也从不狡辩,他就是知道父皇不喜欢被顶撞。
果然,看他乖乖出去了,沐邱脸色好看了一些。
金陵
不管怎么样,顾启珪这个新鲜出炉的解元郎也算是走马上任了,放榜的第三日晚上就是鹿鸣宴,这也是顾启珪这一段日子最期待的日子了,主要是鹿鸣宴过后,顾启珪在江南的行程也算是完成了。
朱府的事情也已经告一段落,实在是不用他们再担心,虽然上面可能会有不满,但起码性命无虑。等这阵风头过了,老爷子的身子也会好上一些,未来朱家的日子会平常些,说什么都不会像之前那样风光了,所以以后就看朱家人自己的适应能力如何了。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暂且不论,作为自己的母亲,朱氏近期就会回京,其实之前就该出发的,但是因为顾启珪的行程又往后挪了几日,所以等鹿鸣宴结束后,就是他们一家回京城的日子了。
这两日,顾启珪就跟着顾启锋在一起,二皇子沐沣在知道顾启珪的乡试成绩之后,就拿着自己赢来的银子回了安庆,听雀说他们家主子就要开始再一轮的治疗,时间紧急,不得不先离开。顾启珪总觉得有些怪怪的,既然时间紧急为何还要硬是到金陵来?不过他也没有放在心上,只觉得是那位爷事心血来潮才来的。
鹿鸣宴这日,顾启珪和顾启锋到的比较早,走进宴厅的时候,顾启珪把自己的拜帖交给了看门的衙役,收获了惊奇的目光。就是在顾启珪走后,还是发出了惊叹声。
“这就是今科的解元郎吧,看着也就是十三四岁吧。”想想人家十三四岁就是举人老爷了,再对比一下自己,还真是失败啊。
“对啊,听说他是当朝顾阁老家的幼子呢,师父是当朝首辅,怎么是咱们能比的。”有自以为知道内幕的衙役低声说道。
“哎,”几声叹气传来,他们都在内心感叹着投胎也是门技术,瞧瞧人家这家世。不过这其中觉得自惭形秽的人倒是没有了,大家觉得这样出身的人就是应该这样才对。
就是有这样一些人,当找到了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就可以理所当然的承认本不愿意承认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