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6 / 7)
桌上的其他人是不知道顾启珪突然提起两江总督是为何的。
但是知情的夏氏心中非常忐忑,她儿子攀上这样一门亲事,她兴奋开心,但是她从来没在外人面前提过,因为现在陆瑶可还有安家的亲事在呢,这要是传出去她儿子的名声可就算完完的了。
反正,最后总之就是,一桌子各有心思的人,终于在沉闷的气氛中散了宴席。
总之结果就是,顾启珪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第二日分家分的异常顺利,就是五房也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在族长的主持下,分的清楚明白。
这些年,虽然收益都在五房手里,但地契店铺契大都在顾雍安氏手里,因为这次分家,也都送到了顾启珪这里来,这时候一一分散下去就可以了。五房的递给顾国和,三房的自然是谨遵三叔的嘱托,顾启珪尽职尽责的交给了他二哥,虽然三叔到了。
分家风波之后,顾启珪就清闲了很多,在三房和五房搬出去后,整个顾府满打满算的就只有他一个主人了。这一段时间是顾启珪最平静的时候了,没有什么事儿,分家了,府里这些个堂哥什么的再也不能在他面前作妖了。
这一段时间,李维和周康也没有什么空闲过来找顾启珪,主要是之前他们和二哥顾启锋去何府拜访,结果超出想象,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把二哥的舅舅挖出了山。最近正是忙碌的时候,自然是没有空闲的。
所以,这段时间顾启珪过得自是惬意无比,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府试做准备。
府试是在辛城考试,流程什么的都与县试都一样,就是试题也是差不多的,差别主要在于考生的水平。县试取五十人,府试要在这众多五十人之中再取五十人,优中选优。
说起来,整个科举不就是这回事吗?参考的考生水平越来越高,到最后状元也就只有一人而已,就是能成为进士的又有几人。
顾启珪现在完全知道了做什么事儿都得全力以赴才行,不然就会变成现在他这样,爹爹师父暂且不论,就是娘亲和姐姐都回信对他是好一阵劝解鼓励,就是安珏然那个小子先是郁闷的写了一些近况,话里话外也都是安慰他的。
再加上他在安庆唯二的朋友,李维和周康话里话外督促他读书,这就让顾启珪觉得,自己在外面吃一顿饭都是罪恶。
想想自己还真是累啊。
再过几日就是万寿节,万寿节对顾启珪来说还有个意义,那就是他和安珏然的生辰也要到了,不过为了避讳,两人每年的生辰都是提前一日过的。
自从安珏然进京,和顾启珪走的近了之后,这日的早上,他们都会一起吃一碗朱氏亲手做的长寿面。朱氏的长寿面是一绝,虽然看着是一碗面其实真的只有一根,再配上鲜美的鸡汤。这样做出的长寿面几个孩子包括顾国安都喜欢。
↑返回顶部↑
但是知情的夏氏心中非常忐忑,她儿子攀上这样一门亲事,她兴奋开心,但是她从来没在外人面前提过,因为现在陆瑶可还有安家的亲事在呢,这要是传出去她儿子的名声可就算完完的了。
反正,最后总之就是,一桌子各有心思的人,终于在沉闷的气氛中散了宴席。
总之结果就是,顾启珪算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第二日分家分的异常顺利,就是五房也没有什么不和谐的声音,在族长的主持下,分的清楚明白。
这些年,虽然收益都在五房手里,但地契店铺契大都在顾雍安氏手里,因为这次分家,也都送到了顾启珪这里来,这时候一一分散下去就可以了。五房的递给顾国和,三房的自然是谨遵三叔的嘱托,顾启珪尽职尽责的交给了他二哥,虽然三叔到了。
分家风波之后,顾启珪就清闲了很多,在三房和五房搬出去后,整个顾府满打满算的就只有他一个主人了。这一段时间是顾启珪最平静的时候了,没有什么事儿,分家了,府里这些个堂哥什么的再也不能在他面前作妖了。
这一段时间,李维和周康也没有什么空闲过来找顾启珪,主要是之前他们和二哥顾启锋去何府拜访,结果超出想象,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把二哥的舅舅挖出了山。最近正是忙碌的时候,自然是没有空闲的。
所以,这段时间顾启珪过得自是惬意无比,他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府试做准备。
府试是在辛城考试,流程什么的都与县试都一样,就是试题也是差不多的,差别主要在于考生的水平。县试取五十人,府试要在这众多五十人之中再取五十人,优中选优。
说起来,整个科举不就是这回事吗?参考的考生水平越来越高,到最后状元也就只有一人而已,就是能成为进士的又有几人。
顾启珪现在完全知道了做什么事儿都得全力以赴才行,不然就会变成现在他这样,爹爹师父暂且不论,就是娘亲和姐姐都回信对他是好一阵劝解鼓励,就是安珏然那个小子先是郁闷的写了一些近况,话里话外也都是安慰他的。
再加上他在安庆唯二的朋友,李维和周康话里话外督促他读书,这就让顾启珪觉得,自己在外面吃一顿饭都是罪恶。
想想自己还真是累啊。
再过几日就是万寿节,万寿节对顾启珪来说还有个意义,那就是他和安珏然的生辰也要到了,不过为了避讳,两人每年的生辰都是提前一日过的。
自从安珏然进京,和顾启珪走的近了之后,这日的早上,他们都会一起吃一碗朱氏亲手做的长寿面。朱氏的长寿面是一绝,虽然看着是一碗面其实真的只有一根,再配上鲜美的鸡汤。这样做出的长寿面几个孩子包括顾国安都喜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