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重要的因素,则是那一处边境线临近小国众多,多年来皆处于中立,同时向两国进贡,亦防备着周边两个大国。

  北燕若要经此处进攻大周,需得同时说服军队所经之地的数个国家,但并不容易。这些小国比大周还要谨慎,亦害怕北燕大军狼子野心必定不会同意。

  它们虽被大周与北燕夹击,却形成联盟,多年来关系很是稳固,并不会轻易相帮大周或北燕。

  正因着这许多因素,北燕多年来才只集中兵力攻击直接与大周相交的边塞地带。

  边塞为重灾区,赵覃父子数年来守的艰难,那三万士兵虽人数不多,但具是青壮年,无战事发生,只得固守当地,亦无法参与农、商、手工等业态,时日渐久,消耗粮草等战资,只会得不偿失。

  献文帝气怒,魏山却在一侧示意手下去请了太后前来。

  信使叩首于地,谨慎答道:“赵将军知晓此事自是强烈阻止,但此次出征军队中混入孟家部队,加之因太子亲征,新征的士兵颇为钦佩太子胆量,十分信服于他,赵将军阻挡不及,太子已是领着那十五万士兵继续朝北前进。他无法,只得立即传信来报,想必此时,军队已是到了边塞!”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从,何况天高皇帝远的边界地带。

  亲自北伐的太子在孟家及民间新生力量的加持下与赵从安隐有相抗之力。

  因路途及时效因素,消息多有延迟。献文帝不可事事亲自做主,一时竟是无法制约太子。

  但此种境况不一,若到了赵家驻守多年的边塞,太子言行方才可得到制约。

  献文帝心中嫉恨,令宫人取纸笔,书下“务必制约太子,勿听任由他妄为。”书写好后,装于特质的信筒中交于信使,令其八百里加急传至边塞赵覃手中。

  信使走后,太医院使赶到,献文帝看向一侧魏山。

  他此前怒火攻心,稍稍晕眩,这太监便急急忙忙去请了太医前来?他心中不悦,却也知晓身体为重,便令太医院使上前诊治。

  太医院使诊脉完毕,神色忧虑,问道:“近来皇上可时常察觉眼花,头脑眩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