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3 / 7)
恰恰好,这时候从殿内走出来一个皇帝身边内监服饰的太监,恭恭敬敬的对着在场的数十考生行了个礼。
“诸位贡士,奴婢等奉命督办此次殿试。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按钦天监取时,将于辰时一刻开始点名,请诸位贡士静等。”
随即,所有人都默默的排好了队伍,等待着辰时一刻的到来。
出月台之上的日晷慢慢转动着,直到辰时一刻,内监开始根据名单点名,校对籍贯、姓名,甚至是父母三代,最终才发给一块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序号,是考生的座位次序。
等到查验完了所有人,保和殿之内,所有的考生已经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随即,便是散卷、赞拜、行礼,最后才是颁发策题。
考试的时间为一日,日暮时分交卷,出月台之上的日晷缓缓移动着,记录着时间。
今日皇帝不在,主考官竟然是许久不见的太子和三皇子二人。
这其中的意思倒是令人探究。
而在场的考生却极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知道,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就在这里。
哪怕是昨夜因为紧张没有睡好的,到了如今也完全清醒了,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丝的困意。
此番策题只有四个字,一改往日长篇大论之风格。
要知道,往日的策题往往字数很多,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字,并且随着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题目也越来越长。
这似乎就成了皇帝自身的一种奇怪的嗜好。
霍长歌看着面前“士农工商”四个字,一时间有些摸不透。
↑返回顶部↑
“诸位贡士,奴婢等奉命督办此次殿试。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然后颁发策题。按钦天监取时,将于辰时一刻开始点名,请诸位贡士静等。”
随即,所有人都默默的排好了队伍,等待着辰时一刻的到来。
出月台之上的日晷慢慢转动着,直到辰时一刻,内监开始根据名单点名,校对籍贯、姓名,甚至是父母三代,最终才发给一块木牌,木牌上面写着序号,是考生的座位次序。
等到查验完了所有人,保和殿之内,所有的考生已经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随即,便是散卷、赞拜、行礼,最后才是颁发策题。
考试的时间为一日,日暮时分交卷,出月台之上的日晷缓缓移动着,记录着时间。
今日皇帝不在,主考官竟然是许久不见的太子和三皇子二人。
这其中的意思倒是令人探究。
而在场的考生却极少有人考虑到这个问题,因为他们都知道,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时刻就在这里。
哪怕是昨夜因为紧张没有睡好的,到了如今也完全清醒了,根本感觉不到一丝丝的困意。
此番策题只有四个字,一改往日长篇大论之风格。
要知道,往日的策题往往字数很多,少则五六百,多则上千字,并且随着皇帝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题目也越来越长。
这似乎就成了皇帝自身的一种奇怪的嗜好。
霍长歌看着面前“士农工商”四个字,一时间有些摸不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