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2 / 3)
常林负手立于甘肃城北内城墙上,只见城外黑压压的驻扎军营,当即一口心血梗在喉间,悲怒夹杂,怎么会有如此甘肃巡抚!为官欺软怕硬,欺内怕外,不顾百姓死活,一心只为苟且偷生!
常林借着常家军多年来在甘肃积累的威望,下令众人闭城,每家每户将所有的粮食储备缴纳于衙门内堆放,召集妇女每日负责后勤,统一发放食物;召集壮丁死守每扇城门。
连着几日夜里,常林派出去的探子都是有去无回,根本没办法离开兰州通知常家军援助。
胡人像是看好戏般,不急于攻城,就驻扎在城门外,有意等城内物资消耗,等城内百姓自相残杀。
被吏部尚书谢蕴道拦住的奏折越来越多,他有时候会看着自己的双手发愣,他知自己这双手的确如二皇子李世所言,早已染上鲜血,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胡人侵略自己国家的领土,百姓流离失所,还要在背后做着替胡人“顺水推舟”之事,就连他素日瞧不起的武生都做的比他好,他又实在是良心难安。这是叛国啊!
而户部尚书权胜已经连续五日告假不上早朝,不参朝政,谢蕴道隐隐感觉权胜因为上次出的纰漏太大,已经成为弃子。看着他原本膀大腰圆的体态,这段时日却猛然消瘦,谢蕴道还有什么不懂。
伴君如伴虎。古人不欺我。
原本谢蕴道心中自以为二皇子麾下没有可以顶替权胜的好人选。他想着,权胜一定也是如此认为,才一点戒备没有。他和权胜暗暗较劲十多年,互视对方为死对头,明里暗里不知相互给对方使了多少绊子……可在权胜快要从官场舞台谢幕之时,他心中又忍不住悲痛。
许是年纪大了吧。以前整颗心都扑在名利场上勾心斗角的谢蕴道,头一次萌生了退意。他是真的累了,累了。
三日前,李世终于放行,由谢蕴道呈递甘肃战事奏折,看的晋太宗在朝堂之上直径晕了过去。在晋太宗的眼里,晋朝繁盛太平已有百余载,各国自是不可,也不敢来犯,每年还要按时进贡,缴纳珍品。道长告诉他,他的日子快到了。晋太宗一生兢兢业业,就为在后世名垂千古,他一是怕战事失利毁了他的名声,若是积福不够,他也无法升仙,二是怕常家军援助李经夺取皇位。
前日他梦见太惜,太惜盼晋太宗念李经是其亲生骨肉的份上,留他一条性命,让他能安稳过完一生。可道长却说李经是他命定的天煞孤星,若是留他,通天之路必定受阻。
思来想去。晋太宗有了决策。
为了消耗常家军的力量,他与李世不谋而合,有意放任。故而让群臣辩论,他养了这帮儒生几十年,还能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议和,议和,议和。
一直“卧病在床”的常武听闻后,怎能不知晋太宗作何打算。可若皇帝,权贵,都将手中的权力视为最重要,那要无权无势的百姓如何是好?前者手中的权力,不都是从后者中剥离出来的么?拿走百姓的权利,不至少要在危难关头保障他们的安危么?
常武躺在床榻上时想,即使他命不久矣,就算他命不久矣,也不能如此放任。荣华富贵不能取代为人为民的本心,这是身为一个武生,该做的选择。
↑返回顶部↑
常林借着常家军多年来在甘肃积累的威望,下令众人闭城,每家每户将所有的粮食储备缴纳于衙门内堆放,召集妇女每日负责后勤,统一发放食物;召集壮丁死守每扇城门。
连着几日夜里,常林派出去的探子都是有去无回,根本没办法离开兰州通知常家军援助。
胡人像是看好戏般,不急于攻城,就驻扎在城门外,有意等城内物资消耗,等城内百姓自相残杀。
被吏部尚书谢蕴道拦住的奏折越来越多,他有时候会看着自己的双手发愣,他知自己这双手的确如二皇子李世所言,早已染上鲜血,可是眼睁睁的看着胡人侵略自己国家的领土,百姓流离失所,还要在背后做着替胡人“顺水推舟”之事,就连他素日瞧不起的武生都做的比他好,他又实在是良心难安。这是叛国啊!
而户部尚书权胜已经连续五日告假不上早朝,不参朝政,谢蕴道隐隐感觉权胜因为上次出的纰漏太大,已经成为弃子。看着他原本膀大腰圆的体态,这段时日却猛然消瘦,谢蕴道还有什么不懂。
伴君如伴虎。古人不欺我。
原本谢蕴道心中自以为二皇子麾下没有可以顶替权胜的好人选。他想着,权胜一定也是如此认为,才一点戒备没有。他和权胜暗暗较劲十多年,互视对方为死对头,明里暗里不知相互给对方使了多少绊子……可在权胜快要从官场舞台谢幕之时,他心中又忍不住悲痛。
许是年纪大了吧。以前整颗心都扑在名利场上勾心斗角的谢蕴道,头一次萌生了退意。他是真的累了,累了。
三日前,李世终于放行,由谢蕴道呈递甘肃战事奏折,看的晋太宗在朝堂之上直径晕了过去。在晋太宗的眼里,晋朝繁盛太平已有百余载,各国自是不可,也不敢来犯,每年还要按时进贡,缴纳珍品。道长告诉他,他的日子快到了。晋太宗一生兢兢业业,就为在后世名垂千古,他一是怕战事失利毁了他的名声,若是积福不够,他也无法升仙,二是怕常家军援助李经夺取皇位。
前日他梦见太惜,太惜盼晋太宗念李经是其亲生骨肉的份上,留他一条性命,让他能安稳过完一生。可道长却说李经是他命定的天煞孤星,若是留他,通天之路必定受阻。
思来想去。晋太宗有了决策。
为了消耗常家军的力量,他与李世不谋而合,有意放任。故而让群臣辩论,他养了这帮儒生几十年,还能不知道他们心中所想?——议和,议和,议和。
一直“卧病在床”的常武听闻后,怎能不知晋太宗作何打算。可若皇帝,权贵,都将手中的权力视为最重要,那要无权无势的百姓如何是好?前者手中的权力,不都是从后者中剥离出来的么?拿走百姓的权利,不至少要在危难关头保障他们的安危么?
常武躺在床榻上时想,即使他命不久矣,就算他命不久矣,也不能如此放任。荣华富贵不能取代为人为民的本心,这是身为一个武生,该做的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