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安也不是没有棉花,但大多是旧棉,能用,可到底比不得新棉花白软舒适。再加上今年的收成不好,棉花的品质不高,价钱却并没有低过太多,薛延带着阮言初寻遍了整个宁安周边,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货源。

  晚上时候,薛延抱着一盘子葡萄坐在炕头,眼睛盯着地面想事情,边胡乱揪着葡萄粒子往嘴里塞。

  阿梨知道他的烦心处,这事安慰也没用,还不如留给薛延时间让他好好想想,便就自己坐在一边继续做鞋子。她已经把鞋底纳好,鞋帮也做了一半,眼看着就要做完了,忽然想起来是不是该往里纳一些棉花,这样冬日穿的时候更保暖。

  阿梨思忖一会,算了算孩子该会走路时候的日子,约莫明年的九十月份,正是冷下来的时候,她定了主意,把鞋子放到一边,下地到柜子里面去找棉花。

  距当初赵大娘送棉花过来已经过去三个多月了,这期间忙来忙去,阿梨早就把那事给忘记,直到再从箱子里翻出那个包裹,才恍然回过神来,急匆匆回头道,“薛延,咱们有棉花了!”

  第86章 章八十六

  薛延被她吓了一跳, 牙尖咬破葡萄, 黏黏的汁水从嘴角流下来,他胡乱擦一下,赶紧跳下去, 连鞋子都没穿。阿梨捧着那一堆洁白棉絮, 又惊又喜,笑着往他怀里塞, 问, “你看看,这个行不行?”

  怎么能不行。为了成衣店这一事, 薛延做足了功课,与阮言初一起翻了许多古籍农书,又拜访了周遭棉农,几乎把棉花的特性了如指掌。

  阿梨翻出来的这叫长绒棉, 是棉花中最好的一种,但生长环境苛刻, 宁北这一带根本种不出来。长绒棉人称为“羊绒质感,丝绸光泽”,棉絮一团团,又白又大,且洗后不易缩水, 若用来做棉衣棉被一类,再好不过。

  薛延眼睛一亮,急急问, “梨崽,你这哪儿买来的,多少钱?”

  阿梨说,“是咱们还在陇县的时候,赵大娘送咱们的,说是在大行山买的,一下子买了许多。大娘也不是富裕人家,能一下子买那样多,应该不会是太贵的东西。”

  薛延重复了一遍,“大行山……”

  大行山是周国的北面边界,再往北就是一片莽莽荒原,走几百里难得见着几个人烟。山中据说倒是有几个小村子,但是那里人虽说是周国的国民,却几乎不受管辖,只顾自己生活,如世外桃源般,自给自足。他们很少会下山,外人也从不上去,没有人对大行山上居住的村民有所了解。

  而从宁安到大行山,若是骑马的话,快马加鞭也要四五日。

  薛延又捏了捏手里的棉絮,思忖一会,坚定道,“我明日便就回陇县一趟,去寻赵大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