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黎池不是文曲星君转世下凡,而是后世之人穿越而来。

  贞文帝也就随口那么一感叹,并没有继续回答黎池的疑问,转而夸赞道:“你这计划书,做得极好。”

  “臣谢过陛下夸奖。”

  此时张忠也端了两杯茶进来,一杯是用明黄盘龙绕杯的御用茶盏盛着,另一杯则是用宫廷常用的青瓷茶盏盛着。

  张忠此人,人精似的。又如何会不知道,这两杯茶,一杯是皇帝要饮用的,另一杯则是赐给黎池的。

  张忠将皇帝的茶奉上之后,贞文帝果然发话:“这杯茶给黎和周。”

  黎池赶忙倾身作揖,向皇帝道谢:“臣谢陛赐茶。”

  “喝茶,朕待会儿要问你话,恐怕你到时回话,会说得口干呢。”

  黎池心中有数,皇帝将他叫来南书房,定然是要就计划书的内容,来问他话呢。“是,陛下。”

  两人又喝了两口茶,贞文帝才放下茶盏,问:“商贸司的选址、建筑建造和内部定编,倒是一目了然,预想的效果图也不错,没想到你还有这两分画技呢。不过这建成之后的运行机制,你再说一说?”

  黎池并不认为,皇帝是没有看懂他计划书中‘运行机制‘这一点,因为他写得非常详细易懂。不过,这就好比后世工作总结,明明总结书中写得非常详细、图文并茂,非常容易看懂,但上司或老板就是要你做演示文稿,然后演讲汇报。

  皇帝作为上司兼老板,大概也是一样的,不耐烦去看那么多阐释性的文字,所以就叫了他来讲解。

  “回陛下,商贸司建成之后,就要开始运转了。但这运转,必然不是场地一建成,就大开海关放洋商夷人进来,不加管束与引导,就任其与大燕商人做生意。若是这样杂乱无序,必然滋生事端,与开商路的初衷不符。”

  “因此,臣就想了几种贸易方式,来约束我大燕商人与夷人洋商。即是承商制、保商制、总商制和揽商制多举并行,以约束夷人洋商,再以‘公商制’来规范市价。”

  其实这个运行机制,并不是完全由黎池想出来的。黎池前世在高中历史课上,学到‘闭关锁国‘知识板块时,‘广州十三行‘就以黑体小字的拓展资料的方式,出现在课本上。黎池觉得有趣,看过几遍,现在模模糊糊还能记得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