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宫太医给徐素开的补药方子,里面很多名贵药,像是冬虫夏草、阿胶、当归、紫河车、何首乌等,一副药都要一百七八十两银子。

  而且一副药还只能喝十天,一个月下来,就要耗费五百两银子。不怪宫太医当时说,一般人家喝不起这补药。

  不过黎池觉得,若他再不想办法,他家的也快要喝不起了。

  六元及第时皇帝赏的六百两黄金,这一年里七七八八地用去不少,如今家中只剩下两百多两了——也即两千多两银子,只够徐素喝四个月补药的。

  还不知四个月之后,徐素是否需要继续喝。若需继续喝,或者以后虽不喝一样的补药方子了,但还需吃其他药养着呢?

  又还有两个小孩,若是他们有个三病两痛的,尤其是安安,时常怕她生个什么病的。一旦真生病了,看病吃药都要钱的。

  黎池觉得,身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总不能妻子和儿女生病了,他却拿不出钱来给他们看病医治,然后眼睁睁看他们硬生生熬着。

  可是他一年的俸饷,才六十两饷银,外加六十斛俸米——即三百斗米。他一个翰林官,又不像行省地方的官员,还有几百到几千两不等的养廉银。

  京城这个地方,一个普通四口之家,一年收入三十多两银,支出要稍微多出一些,不超出四十两,很多都入不敷出。

  他这六十两银,外加六十斛米,若是没有赏赐的状元府和六百两黄金,家中养下人就别想了,只刚好够养活他们一家而已。

  黎池俸饷不不多,可家中用钱的地方却不少,所以他就烦恼起了赚钱的事情。

  虽然缺钱,但黎池有他自己的底线:绝不从百姓身上刮钱。所以京城水泥局的钱,黎池是不会动的。

  然后位于西郊石山下,黎池私人的水泥作坊,如今也只是刚好收支平衡而已。而就是这收支平衡,也还是黎海努力经营之后的结果。

  水泥这个东西,卖到民间的话,主要还是用于盖房子、平整房屋地面等,与三合土和糯米灰浆的用途差不多。

  水泥是个新鲜东西,但定价却也不能比糯米灰浆的贵上太多,水泥是大批量消耗品,与单价高的奢侈品还是不同的。所以其实每袋水泥的盈利并不多,只能是‘薄’利多销。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