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2 / 7)
“明天晚上的飞机,明天下午我坐火车去伦敦。”常醒爬上床,从身后将她搂进怀里,无言地叹息了一声,他多想带着她一起离开,然而还不能,他们还要分别一段时间。
陶醉的后背贴着他的前胸,听见他沉稳的心跳传过来,她即将失去这温暖安心的怀抱,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孤枕而眠,想想心就有点发空。她忍不住转了个身,伸手死死搂紧了他,不想让这份温暖消失。
常醒似乎能够理解她内心的不舍,绵密的吻落在她的脸上,安抚着她的情绪。陶醉闭上眼,眼角有些湿润,她渴求时间能够走得慢一点,这样她就能够更久一点拥抱她的爱人了。
第二天中午,陶醉在火车站送走了常醒,她红着眼眶,咬着唇,抑制住自己的眼泪别流下来。常醒走出两步,又转身回来,抱住陶醉,低头狠狠亲吻了数息:“宝贝,等我,很快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陶醉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淌下来,她哽咽着“嗯”了一声。常醒轻轻吻去她的眼泪,这才狠狠心,放开她,退后一步,拖着行李箱大步离开。陶醉一直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吸吸鼻子,抹干脸上的泪水转身离开,她给自己打气:没关系,很快就能再见了,这几天的重聚已经是意料之外的馈赠了,她不能贪心不足。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潮湿多雨的冬季终于结束了,充满希望的春天又到了。在陶醉的陪伴和照顾下,欧文太太的身体也随着天气转好一天天健康起来,她又能和陶醉一起出去散步了。陶醉也感到很开心,这样在自己离开的时候,欧文太太的身体至少是会让人比较放心的。
她的学业也更忙了,有几门课需要结,还有毕业论文需要写,一年的读研时间非常仓促,不过对她来说还是收获很多的,在非伦敦地区学习,她接触到了各种各样口音的人,通过高强度的阅读、写作、听力训练,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论是口语、书面表达能力,还是见识与思想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空的时候,她还去听了口译专业的课,也受到不少启发,并且结交到了不少朋友。
天道酬勤,丽莎曾经说过陶醉很适合英国的教学模式,陶醉在经过最初的不适之后,她果然很好地融入到了爱大的教学模式中。比起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说,她的英语已经占了很大的优势,加上她勤奋肯学,自律性又极强,所以她的成绩在班上还是属于比较好的那一批,让她有点遗憾的是,她没拿到奖学金,到底由于跨了专业,她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没办法拔尖。
但毕业还是非常顺利的,最后陶醉是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的,学校要求全学年平均分为70%以上,才能评为优等生,包括了考试、作业、论文、小组讨论、实践等各个方面的成绩,这是一项莫大的殊荣。
七月初,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为这一届的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常醒没能赶来参加陶醉的毕业典礼,欧文太太带着霍克作为她的家人来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
那天天气晴朗,爱丁堡的天空瓦蓝如洗,陶醉的心情就如同这天气一样明媚,辛苦了一整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付出有了回报,而且这也意味着很快就可以见到常醒,可以回家了。她从院长手里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脚步轻快得快要飞起来了,笑容灿烂得令阳光都有些失色。台下的师长同学更是为这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女孩鼓起了掌,要知道,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拿优等生是很不容易的。
欧文太太更是骄傲得不行,仿佛这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逢人就跟人炫耀陶醉。陶醉捧着欧文太太给她买的鲜花,和教授、同学挨个合影留念,也和欧文太太以及霍克拍了不少硕士服照片。
欧文太太说:“苏菲,这个照片你要洗一张给我,我拿来放大了,挂在我的客厅里,你也是我的家人。”
陶醉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心酸,是啊,她毕业了,意味着马上就要离开英国了,也就要离开这位善良可爱的老人,以后谁来陪伴她照顾她呢?但她既不能留在英国,也不能将欧文太太带走,以后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承诺以后来英国了一定来看她,可是英国如此遥远,路费这么昂贵,不是说能来就能来的,欧文太太已经七十四岁了,自己还能见她几面呢?
为了庆祝陶醉毕业,欧文太太请了她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餐厅吃牛扒,说是要给她放个假。陶醉很感激老人的善意与慷慨,两人吃着饭,聊起了以后的事,这个话题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避免的了。
↑返回顶部↑
陶醉的后背贴着他的前胸,听见他沉稳的心跳传过来,她即将失去这温暖安心的怀抱,以后每天晚上都要孤枕而眠,想想心就有点发空。她忍不住转了个身,伸手死死搂紧了他,不想让这份温暖消失。
常醒似乎能够理解她内心的不舍,绵密的吻落在她的脸上,安抚着她的情绪。陶醉闭上眼,眼角有些湿润,她渴求时间能够走得慢一点,这样她就能够更久一点拥抱她的爱人了。
第二天中午,陶醉在火车站送走了常醒,她红着眼眶,咬着唇,抑制住自己的眼泪别流下来。常醒走出两步,又转身回来,抱住陶醉,低头狠狠亲吻了数息:“宝贝,等我,很快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就再也不用分开了。”
陶醉的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淌下来,她哽咽着“嗯”了一声。常醒轻轻吻去她的眼泪,这才狠狠心,放开她,退后一步,拖着行李箱大步离开。陶醉一直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人群之中,吸吸鼻子,抹干脸上的泪水转身离开,她给自己打气:没关系,很快就能再见了,这几天的重聚已经是意料之外的馈赠了,她不能贪心不足。
天气渐渐暖和起来,潮湿多雨的冬季终于结束了,充满希望的春天又到了。在陶醉的陪伴和照顾下,欧文太太的身体也随着天气转好一天天健康起来,她又能和陶醉一起出去散步了。陶醉也感到很开心,这样在自己离开的时候,欧文太太的身体至少是会让人比较放心的。
她的学业也更忙了,有几门课需要结,还有毕业论文需要写,一年的读研时间非常仓促,不过对她来说还是收获很多的,在非伦敦地区学习,她接触到了各种各样口音的人,通过高强度的阅读、写作、听力训练,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不论是口语、书面表达能力,还是见识与思想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有空的时候,她还去听了口译专业的课,也受到不少启发,并且结交到了不少朋友。
天道酬勤,丽莎曾经说过陶醉很适合英国的教学模式,陶醉在经过最初的不适之后,她果然很好地融入到了爱大的教学模式中。比起大部分中国留学生来说,她的英语已经占了很大的优势,加上她勤奋肯学,自律性又极强,所以她的成绩在班上还是属于比较好的那一批,让她有点遗憾的是,她没拿到奖学金,到底由于跨了专业,她还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没办法拔尖。
但毕业还是非常顺利的,最后陶醉是以优等生的成绩毕业的,学校要求全学年平均分为70%以上,才能评为优等生,包括了考试、作业、论文、小组讨论、实践等各个方面的成绩,这是一项莫大的殊荣。
七月初,学校举行了毕业典礼,为这一届的毕业生颁发毕业证书。常醒没能赶来参加陶醉的毕业典礼,欧文太太带着霍克作为她的家人来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
那天天气晴朗,爱丁堡的天空瓦蓝如洗,陶醉的心情就如同这天气一样明媚,辛苦了一整年,终于到了收获的时节,付出有了回报,而且这也意味着很快就可以见到常醒,可以回家了。她从院长手里接过毕业证书的时候,脚步轻快得快要飞起来了,笑容灿烂得令阳光都有些失色。台下的师长同学更是为这个黑头发黑眼睛的中国女孩鼓起了掌,要知道,母语非英语的留学生拿优等生是很不容易的。
欧文太太更是骄傲得不行,仿佛这就是自己的孩子一样,逢人就跟人炫耀陶醉。陶醉捧着欧文太太给她买的鲜花,和教授、同学挨个合影留念,也和欧文太太以及霍克拍了不少硕士服照片。
欧文太太说:“苏菲,这个照片你要洗一张给我,我拿来放大了,挂在我的客厅里,你也是我的家人。”
陶醉听到这里不由得有些心酸,是啊,她毕业了,意味着马上就要离开英国了,也就要离开这位善良可爱的老人,以后谁来陪伴她照顾她呢?但她既不能留在英国,也不能将欧文太太带走,以后只能通过电话联系,承诺以后来英国了一定来看她,可是英国如此遥远,路费这么昂贵,不是说能来就能来的,欧文太太已经七十四岁了,自己还能见她几面呢?
为了庆祝陶醉毕业,欧文太太请了她去当地一家有名的餐厅吃牛扒,说是要给她放个假。陶醉很感激老人的善意与慷慨,两人吃着饭,聊起了以后的事,这个话题是无论如何也没办法避免的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