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5 / 7)
崔茂平直道:“小臣原认为以战止战,能还天下太平。然而等到战乱消弭,小臣随父亲上任,恰逢上郡大旱,赤地千里,荒年颗粒无收,民不聊生、易子而食,小臣才知,再没有比田地更重要的。”
胡亥感叹道:“朕要谢谢崔郡守,教养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是朝廷之幸、黔首之幸呐。”又道:“若是朝廷的官吏、贵族的子弟,都能像你这般怀有仁心,那便盛世可期了。”
崔茂黧黑的脸上透出暗红来。
胡亥温和道:“崔茂,你若有什么需要的物件人手,尽管开口。”
崔茂道:“小臣得亲自去看看城郊的田地如何。”
胡亥笑道:“一看就是实干派——去,刚好老丞相李斯在郊外的庄子上休养,论起来,你父亲崔源还是李斯的学生,你也算是替父亲去拜访一趟老师。”
崔茂答应着下去了。
冯劫道:“陛下看崔茂此人如何?”
胡亥肯定道:“是个踏实干事儿的。他说的这区田法,可有什么弊端?”
冯劫道:“旁的倒没什么,就是麦田要在五、六月犁两次地,要与其他作物的田地隔开。”
胡亥点头,手肘拄在案几上,正在思索,忽然侍者传报丞相属官有要事禀报。
让那属官上殿,却原来是年末匈奴的使者抵达,送上了冒顿单于的信件。
在这封信中,冒顿自称为“天所立匈奴大单于”,要求重新议定两国的和平约定,增加了有关边境贸易的条款。
自从两国休战以来,边境民众之间的私下交易越来越频繁,但是始终还是私人性质的,没有政府组织的互相通商。
而如今冒顿提出边境贸易,更不可能是平等的协议,而是要更多地攫取大秦的利益。
↑返回顶部↑
胡亥感叹道:“朕要谢谢崔郡守,教养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是朝廷之幸、黔首之幸呐。”又道:“若是朝廷的官吏、贵族的子弟,都能像你这般怀有仁心,那便盛世可期了。”
崔茂黧黑的脸上透出暗红来。
胡亥温和道:“崔茂,你若有什么需要的物件人手,尽管开口。”
崔茂道:“小臣得亲自去看看城郊的田地如何。”
胡亥笑道:“一看就是实干派——去,刚好老丞相李斯在郊外的庄子上休养,论起来,你父亲崔源还是李斯的学生,你也算是替父亲去拜访一趟老师。”
崔茂答应着下去了。
冯劫道:“陛下看崔茂此人如何?”
胡亥肯定道:“是个踏实干事儿的。他说的这区田法,可有什么弊端?”
冯劫道:“旁的倒没什么,就是麦田要在五、六月犁两次地,要与其他作物的田地隔开。”
胡亥点头,手肘拄在案几上,正在思索,忽然侍者传报丞相属官有要事禀报。
让那属官上殿,却原来是年末匈奴的使者抵达,送上了冒顿单于的信件。
在这封信中,冒顿自称为“天所立匈奴大单于”,要求重新议定两国的和平约定,增加了有关边境贸易的条款。
自从两国休战以来,边境民众之间的私下交易越来越频繁,但是始终还是私人性质的,没有政府组织的互相通商。
而如今冒顿提出边境贸易,更不可能是平等的协议,而是要更多地攫取大秦的利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