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5 / 7)
宝钗看着来人, 纤腰素素, 弱柳扶风, 不是黛玉又是谁,一时间颜色又苍白了几分, 虽然换上了平日里那温和的笑意, 只是那笑容却是十分勉强。
“我是来这寻人的, 这边园子幽静,路又多, 妹妹莫要走岔了。”
“无妨, 有宝姐姐在, 我自然是走不岔的, 先时若不是宝姐姐急急唤了我一声,妹妹我倒是险些走岔了呢!依着姐姐的行事品格, 在这府中定然是如鱼得水的, 倒是与宁溪郡主的贴身丫鬟很是投契。”黛玉捻了捻手中拿的那朵三角梅,目光沉沉, 嘴角含笑。
宝钗从未见过这样的黛玉,她印象中的黛玉,虽然机敏乖觉,却也是个常常同宝玉生闷气耍小性的小姑娘, 先时去林家拜访还不觉着, 如今咋然交锋,宝钗竟然被这黛玉的气势给镇住了三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黛玉这话里话外,分明是对自己方才的言语了然于心。
“薛侍读,虽说你与我们县主有过儿时的情分,但也要记得自己的身份,我们县主称呼你一声姐姐,是念着旧情,只是你们做了侍读,就应当懂得规矩,莫要忘了称呼,什么姐姐妹妹,当唤一声县主才是。”
那假山之后又走出一人,板着面孔,正是冷面的古嬷嬷,紧随其后的是张姨娘。
宝钗聪敏,一看便猜出了这嬷嬷身份,一颗心好似沉入了冰窟。
“想来这薛侍读还忙着给王妃复命,咱们还是莫要扰她了,县主可要到别处看看?”说话的是张姨娘,一向喜欢唤黛玉姑娘的她,如今却突然改了口。
“正是如此,宝姐姐还是快快复命去吧!我自去各处再转转。”黛玉十分体贴道,也不管宝钗早已呆立在当场,悠悠走上了另一条岔道。
“薛侍读好自为之。”古嬷嬷自宝钗身边路过时,低声说道,才不管宝钗的面色如今已是雪白,脚底也微微发颤。
主仆三人悠悠往前走着,黛玉见那一串藤萝喜人,随手摘了一串,让张姨娘给自己簪上。
“姑娘不是向来最惜花的,如今怎么舍得摘了这花簪上?”张姨娘接了花串,摘下几朵,与古嬷嬷一道给黛玉簪在发间。
“又不是咱们府上的花,有何惜之?我今日摘了这花,也比它在此寂寞凋零要好得多。”黛玉笑道。
“县主今后可要紧醒些。”古嬷嬷给黛玉簪好了花,顺便扶了扶黛玉刚刚因为走得急,行动之间有些松动的发簪。
“恩,”黛玉答应着,略略偏过头去,让古嬷嬷给自己整理发髻。
↑返回顶部↑
“我是来这寻人的, 这边园子幽静,路又多, 妹妹莫要走岔了。”
“无妨, 有宝姐姐在, 我自然是走不岔的, 先时若不是宝姐姐急急唤了我一声,妹妹我倒是险些走岔了呢!依着姐姐的行事品格, 在这府中定然是如鱼得水的, 倒是与宁溪郡主的贴身丫鬟很是投契。”黛玉捻了捻手中拿的那朵三角梅,目光沉沉, 嘴角含笑。
宝钗从未见过这样的黛玉,她印象中的黛玉,虽然机敏乖觉,却也是个常常同宝玉生闷气耍小性的小姑娘, 先时去林家拜访还不觉着, 如今咋然交锋,宝钗竟然被这黛玉的气势给镇住了三分,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黛玉这话里话外,分明是对自己方才的言语了然于心。
“薛侍读,虽说你与我们县主有过儿时的情分,但也要记得自己的身份,我们县主称呼你一声姐姐,是念着旧情,只是你们做了侍读,就应当懂得规矩,莫要忘了称呼,什么姐姐妹妹,当唤一声县主才是。”
那假山之后又走出一人,板着面孔,正是冷面的古嬷嬷,紧随其后的是张姨娘。
宝钗聪敏,一看便猜出了这嬷嬷身份,一颗心好似沉入了冰窟。
“想来这薛侍读还忙着给王妃复命,咱们还是莫要扰她了,县主可要到别处看看?”说话的是张姨娘,一向喜欢唤黛玉姑娘的她,如今却突然改了口。
“正是如此,宝姐姐还是快快复命去吧!我自去各处再转转。”黛玉十分体贴道,也不管宝钗早已呆立在当场,悠悠走上了另一条岔道。
“薛侍读好自为之。”古嬷嬷自宝钗身边路过时,低声说道,才不管宝钗的面色如今已是雪白,脚底也微微发颤。
主仆三人悠悠往前走着,黛玉见那一串藤萝喜人,随手摘了一串,让张姨娘给自己簪上。
“姑娘不是向来最惜花的,如今怎么舍得摘了这花簪上?”张姨娘接了花串,摘下几朵,与古嬷嬷一道给黛玉簪在发间。
“又不是咱们府上的花,有何惜之?我今日摘了这花,也比它在此寂寞凋零要好得多。”黛玉笑道。
“县主今后可要紧醒些。”古嬷嬷给黛玉簪好了花,顺便扶了扶黛玉刚刚因为走得急,行动之间有些松动的发簪。
“恩,”黛玉答应着,略略偏过头去,让古嬷嬷给自己整理发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