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花是一茬一茬的开谢,枝头虽然红梅盛放,树下已有不少落花,黛玉见这些花瓣飘落在地,自然又起了惜花之心,可惜她此次前来并没有带扫帚,花锄,绢袋等物,只能和紫鹃一起拾了些花,用帕子包了起来。

  好在这主仆二人没拾起几朵,这梅园之中便有人来了。

  “我远远瞧着,还以为你们在这园子里寻宝呢?”来人笑道,一袭水田衣,披了斗篷,做修道之人打扮,身量苗条,气韵出尘,饶是出家之人不施粉黛,颜色也未减分毫,这人不是昔年大观园栊翠庵之中的妙玉又是谁?

  黛玉同她见了礼,这妙玉也连忙回礼。

  要说这妙玉如今为何会在这城中的静思庵,而不是昔年那西门外的牟尼院,黛玉也是费了一番心思。黛玉幼时病重,曾有个赖头和尚要化了她出家去,若是昔年林如海夫妇为了黛玉能少病,也让她入了空门,再往后去,她的命运约莫就同如今的妙玉一般了。

  昔年贾府下帖子请了妙玉来这栊翠庵,可最后这一向孤高爱洁的妙玉却在贾府动乱之时不知被哪路宵小掳了去,不过是因为妙玉这容貌品格,一身道袍也掩不住风流,这等无妄之灾,何其无辜。

  帝师顾远和其夫人姜氏进京之时,黛玉曾私下拜托过姜氏,想要她帮忙寻一间稳妥清净的庵堂,那日初初去拜访贾府,却吃了一碗闭门羹,黛玉回转之时便得了姜氏的消息,说是静思庵云游的明音师太归来了,不日就要闭关,欲邀了黛玉一去拜访,黛玉这便去了,是以之后探春扑了个空。

  黛玉原想着自己初到京中,本身又无家世人脉,想要让这妙玉来这静思庵,避过贾府那一劫,却也不知如何开口,好在这妙玉的师父也算有些名气,曾与这明音师太有过交道,明音师太听说此事,便与妙玉写了帖子,自己演算了个适宜的日子,将黛玉师父的骸骨迁至了这敬思庵专门的坟园中,明音师太见妙玉天资过人,也收了在门下,这敬思庵正存有一份残本的贝叶遗文,如今师徒二人正合力研习此文。

  是以如今大观园的栊翠庵里住了谁,黛玉并不关心,只是照着妙玉的脾性,如今既然来了,定然是可以讨一杯好茶喝。

  “今日既是你生辰,却也没什么礼可恭贺,只能给你沏壶茶了。”妙玉笑道,示意黛玉随她而去。

  二人穿过梅园中的小径,来到这园子边上一座小茅草亭子里,这亭子依着墙,背了风,黛玉知道今日要往庵堂来,穿的也用严实,这亭子中拢了火盆,坐定之后倒也没那么冷。

  只见妙玉开了青花瓮,用小陶壶取了了水,在将这壶水放在那红泥小火炉上,水将将烧沸,便立时将壶移开,接下来便是行云流水搬的一泡,再泡,得了第三次的茶汤,才将它呈与了黛玉。

  黛玉一品,果然是清香非常,这活了两辈子,还是妙玉沏的茶最为宜人。不知是不是此处比之那贾府要清净得多,或是这些日子妙玉所学又有所得,这茶尝起来却是比之前世更清淳了。

  这妙玉虽然孤高,但是与投契之人还是能处得来的,一来她也晓得自己能有这一番造化也是有黛玉从中牵线。问起黛玉为何知晓要为自己筹谋,黛玉只说同命相怜。

  平日里黛玉会写了经文,让家中下人们送到这庵堂里烧化,若是遇到其父母祭日,黛玉会添了香油钱,拜托庵堂中的师父们做法念经,这原本是她们二人第一次见面,却也一见如故,闲话烹茶,好似经年的故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