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七月下旬,大学报名霍缘就带着山咀村的祝福去省城读书,而新一批知青也下乡来到山咀村。

  这日林岚骑自行车去了一趟林梅家,看看他们大队的织布点。燕燕在那里做得很顺手,日常住在林梅家,和巧巧处的比较好。巧巧和好男也上学,巧巧一边读书一边织布,就连郑耀祖都勤快起来,给设计简单提花样。织女们织布简单,织出来还好看,很受社员们欢迎。如今供销社都开始试卖他们的布,县里的纺织厂也在接洽要跟他们合作。

  唯一的问题就是产量限制,毕竟原料、人工以及政策各项都限制,但是林岚觉得在文革结束以前还是不错的。

  她回家经过大队的时候被人喊住,“林队长,你来!”

  林岚看是大队长,她就骑车拐过去,下了车子,“大队长,什么事儿?”

  大队长:“咱们村新知青到了,这一次下来的比较多,一共有八九个呢。”

  林岚惊讶道:“这么多?”往年也就是两三个,顶多三四个,今年这是咋了,竟然分下来这么些。

  林岚想起霍缘的堂妹霍红珍来,她就想去看看。

  她去了大队,发现那里乱哄哄的,一边挤着十来个人。有的在那里说话,有的轻松说笑,有的默默流眼泪,还有拉着脸一副生无可恋表情的。这些她都能理解,如果准备好下乡的,见到认识的人自然开心,如果没准备好或者是不得不下乡的,自然是万般委屈不甘心的,哭两声也是可以的,毕竟都是些十六七岁的年轻人。

  角落有个白衣黑裤的少年,眉眼俊秀,气质温润,一派书生气,在昏暗的屋子里很显眼。

  林岚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她刚想问问谁是霍红珍,就被董槐花拉过去。

  董槐花和大队长负责接待知青给他们安排住处,她正头大呢。山咀村没有知青点,知青都插队住在老乡家里,当地大队接待知青基本都这样,没有盖知青点的,全是安排在老乡家里。

  住在社员家里,一个月给一块钱算是房租。

  其实很多社员眼热的,毕竟一个知青住家里,一个月可以得一块钱的住房补贴呢。如果招待知青在家吃饭,一天还有一斤粮票加八分钱补贴呢。而且知青有见识,和城里有关系,能弄到不少乡下没有的票,结婚干嘛的请他们买点东西都方便。

  这一次谁家如果能招待下八九个知青,一年只住宿就得一百多块钱,那可是了不起的一笔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