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3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卫彦的天资比他高太多了。

  自我学习这种事,别人办不到,他可以试试看的。

  家里只得一个先生,要带两兄弟,他们进度还不同,时间安排上就比较麻烦。

  砚台早先跟他爹读了几年,又让游先生教了几年,心里很有底气,他让出更多时间来给弟弟,也就是冥思苦想都不明白才会向先生求教,平常靠自己居多。宣宝也争气,他原先在尚书房有收敛,到游先生手里才显露出真正的潜力来。他不敢再装傻充愣是不愿意占用太多时间,先生不只教他一个,哥哥也要读书。

  不像某些子弟是为了逃避学习而谦让,他们两个都是喜欢读书的人,这个谦让就十分感人。

  家里人将他俩这些动作看在眼里,姜蜜就说再等两年,等砚台满十二进了国子监就好,游先生能轻松一些。

  “国子监现在要进都可以,他如今的程度差不多了,只是卫彦太小,那边少有这样低龄的,这就过去可能会被排挤,岁数差太多实在不便往来。”

  姜蜜是觉得他既然能去国子监了,还让游先生带着是不是太麻烦人家?

  卫成说他前些时候就同游先生谈过了:“游先生他不觉得辛苦,很喜欢带悟性好的学生……他也希望再教导砚台两年,盼他满十二再去国子监,说还有些看家本事没来得及传。”

  姜蜜本来是怕累着游先生,既然他心甘情愿,就不必纠结了。姜蜜只是抽空将卫彦卫煊喊来,提醒他俩,让自觉自律一些,别让人教你学问的同时还要提醒你该读书该写字了。

  砚台还不高兴,委屈巴巴喊娘:“娘不信我吗?我几时让先生操过那些心?”

  “信你也得把话说明白……砚台你跟游先生学了那么多年,平常多帮你弟弟。你能讲得明白的就别留给先生说,先生也要看书也要练字也要做学问的,没得让你俩把时间占完了。宝你也是,有不懂先问哥哥,让哥哥给你讲知道吗?”

  宣宝闷不吭声吃了半天,这事停下动作点点头,又想起娘经常说不能光点头,要正眼看别人要应声。

  他跟着又哦了一下。

  两兄弟有商有量的读起书来,真别说,他俩相差四岁,配合起来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根源在于两人个性和想法上的不同,针对同一个问题,他俩总能有不同的说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