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1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他士族觉得这一场夏日宴,白花钱参加了,既没有跟王献之攀上关系,也没有博得名声。

  可是看燕地来的士族这么兴奋,众人纳闷极了。不知道燕地的士族为何这么高兴。

  其他地方来的士族总觉得燕地是讨到了什么好处,于是,努力向燕地的世家子弟打探消息。

  这一打听,不得了!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修运河原来是长远的投资!这是能让后代享受千年的利益!

  若是朝廷将运河修到他们当地,到时候,他们也能像江左这边的世家一样,大肆投资项目!运河开通之后,迟早能赚回来!而且,这个利益,是长远利益!只要运河不封闭,那他们这些世家,就能一直传给子孙后辈,让子孙后辈享受这些利益!

  于是,各大世家纷纷联络起来,一起商议大事。商议完之后,众人立马传书送回当地,要求当地的地方官员上表朝廷,提议修加长蛟龙运河的线路!把运河修到他们当地!

  这场夏日宴,原来有这么大的信息!各地的士族,立马兴奋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  众人(拍桌):投资!必须投资!

  第251章 该离开了

  有了全国各地士族的支持, 朝廷便有了钱,将运河修到各个地方。

  时光荏苒,三年转瞬即逝。

  蛟龙运河从淮南郡, 加长线路, 修到邺城。又从邺城,修到范阳。再由范阳修至燕地的龙城。其中, 邺城作为重要的水路枢纽,往东加长线路, 修至东牟。往西加长线路, 修至敦煌。由于修至敦煌这一段运河线路, 比较长。修了三年,还没修成。

  季秋时节, 这个月对于朝廷而言,甚是重要。

  朝廷准备了大半年,终于要启程出发,将政权迁回洛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