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按说,她知道后世的发展,找研究员也未必不会成功,但就现阶段而言,她一没厂子,二没个研究所啥的,招聘研究员谁肯来啊?

  再说了,既然已经有半成品了,何必再多浪费时间研究?

  夏明慧想得很清楚,十万块投资一个她占不到一半股份做不了主的厂子,还不如把白胜利招揽到手下,先小投资个作坊也好。

  “白大哥,这是难得的机遇,你好好考虑下。”

  第四百一十四章 卖房卖地那是败家

  对夏明慧来说,十万块钱是个大数,当然,在八十年代初,十万也不是人人都能说得出口的数字。

  从上了初中起就开始赚钱,五六年下来,夏明慧积了一份在尔河看不算小的家业,可是现在看,之前做的那些全是小打小闹。

  对杨胜利说“机遇”,但其实遇到杨胜利对夏明慧来说何尝不是一个大机遇?

  现在看,想入股“莺歌”那是绝不可能的事儿,事实上是,八十年代初大部分厂都是国有或是集体的,想入股哪间厂都是不大可能的事儿。

  而且因为之前和李厂长不愉快的聊天,现在她就是想凭“先见之明”从李厂长那再多得几年优先权的合同都很困难。

  按说如果不是那位顾阳顾主任狮子大开口,一连开了三个不让人那么愉快的条件,小街电子厂对夏明慧来说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随身听如果能顺利推出,小街可能就是第二个莺歌。

  可,十万块钱真的不是说拿就拿得出来的。哪怕夏明慧今生已经决意从商,可还不是那种魄力十足,可以一句话就敲定十万大投资的商人。

  哪怕明知道赚钱,那也得考虑自己能不能拿得出这笔钱,更何况现在随身听的研发还没完全成功,她这十万会不会打水漂都不好说。

  在前世,人家城里人买房都贷款了,可夏明慧还是那种“呀,也没那么多钱买房啊”的人,没钱,还要欠人国家银行的钱买房?那怎么能成呢?

  这会儿,她是没那么迂腐了,可现在也没地儿贷款去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