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2 / 7)
苏晓也没转头,还是保持原来的状态,“知道了,”过了一会,又补充道:“谢谢。”
萧冬书在后面和苏晓又聊了两句,也没什么重要的,就是找机会和她说说话而已。
本来这么多人一起,这两个人在一块儿也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今天早上听了苏晓说是和萧冬书一起上的山后,苏母就一直留着个心眼。
虽然说自己家晓晓还没开那个处对象的窍,但是萧冬书可不一定,城里来的人花花肠子多了呢!指不定这萧冬书就是看上晓晓了,才献殷勤的。
所以苏母自打萧冬书过来一直都盯着萧冬书,看他的反应,果然这小子就走到后边找晓晓去了。
苏母暗自着急,可也不能就这么大庭广众的把苏晓叫过来,要不然这一群人不都看见了吗,就是没啥事也禁不起大家伙碎嘴啊!
终于是到了家,苏母赶紧拉过二儿子,仔细询问平日里萧冬书是不是老是往苏晓身边凑。
苏沐被苏母问的一愣,怎么扯到这了,萧冬书平日里也没什么跟小妹接触的啊,就是平时上山会见到啊,一想到上山,苏沐就知道他妈为啥会这么问了。
昨天夜里萧冬书和苏晓一起上山,说是偶然撞见的,苏沐可不信,再加上苏母这么问了,一定是萧冬书对自家小妹有别的意思了。
不过。
“妈,我是没看到冬书往小妹身边凑,不过我倒觉得,萧冬书这人也不错,你看啊,是个城里人,有文化,有见识,也没看不起咱们农村人,还和咱们一起上山,平时有啥活也是抢着干,勤快!要真是看上咱晓晓了,我看也没啥不好的。”
“你懂个屁!萧同志可是城里人!现在是下乡到咱们村里了,以后可是要回去的!到时候你妹妹可没地儿哭去!”
苏母这话不错,这里的知青最后肯定是要返回城里的。
那知青上山下乡是强制的,响应国家主席的号召,是为了让这些城里孩子接受“再教育”的,没有命令和上头拨下来的名额是不能回去的。
但是这里不一样,这里知青下乡虽然也是硬性规定,但是有选择的,地点可以选择,时间可以选择,而且主要目的是教授农村孩子文化,给农村带去知识,带领农村进步的。
↑返回顶部↑
萧冬书在后面和苏晓又聊了两句,也没什么重要的,就是找机会和她说说话而已。
本来这么多人一起,这两个人在一块儿也不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是今天早上听了苏晓说是和萧冬书一起上的山后,苏母就一直留着个心眼。
虽然说自己家晓晓还没开那个处对象的窍,但是萧冬书可不一定,城里来的人花花肠子多了呢!指不定这萧冬书就是看上晓晓了,才献殷勤的。
所以苏母自打萧冬书过来一直都盯着萧冬书,看他的反应,果然这小子就走到后边找晓晓去了。
苏母暗自着急,可也不能就这么大庭广众的把苏晓叫过来,要不然这一群人不都看见了吗,就是没啥事也禁不起大家伙碎嘴啊!
终于是到了家,苏母赶紧拉过二儿子,仔细询问平日里萧冬书是不是老是往苏晓身边凑。
苏沐被苏母问的一愣,怎么扯到这了,萧冬书平日里也没什么跟小妹接触的啊,就是平时上山会见到啊,一想到上山,苏沐就知道他妈为啥会这么问了。
昨天夜里萧冬书和苏晓一起上山,说是偶然撞见的,苏沐可不信,再加上苏母这么问了,一定是萧冬书对自家小妹有别的意思了。
不过。
“妈,我是没看到冬书往小妹身边凑,不过我倒觉得,萧冬书这人也不错,你看啊,是个城里人,有文化,有见识,也没看不起咱们农村人,还和咱们一起上山,平时有啥活也是抢着干,勤快!要真是看上咱晓晓了,我看也没啥不好的。”
“你懂个屁!萧同志可是城里人!现在是下乡到咱们村里了,以后可是要回去的!到时候你妹妹可没地儿哭去!”
苏母这话不错,这里的知青最后肯定是要返回城里的。
那知青上山下乡是强制的,响应国家主席的号召,是为了让这些城里孩子接受“再教育”的,没有命令和上头拨下来的名额是不能回去的。
但是这里不一样,这里知青下乡虽然也是硬性规定,但是有选择的,地点可以选择,时间可以选择,而且主要目的是教授农村孩子文化,给农村带去知识,带领农村进步的。
↑返回顶部↑